本報記者 劉志強 李 婕
2020年05月23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8.2%,交通運輸恢復正常,不少行業快速復蘇﹔‘五一’假期后,發電量每天增長5%至6%,鐵路日裝車量穩步增長。”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用一組數據說明:疫情影響是短期的、暫時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們有能力也有實力、有信心也有決心推動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何立峰說:“不糾結於經濟增速具體指標,將使我們更專注於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更專注於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更專注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專注於實現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疫情影響下,還能如期實現全面小康嗎?何立峰表示,從目前執行情況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等指標已提前實現,大部分指標正按時序進度推進,預計到年底,一部分可超額完成,一部分可全面完成,極少數可基本完成,“今年GDP隻要增長1%,就能達到2010年GDP總量的1.91倍﹔增長3%,相當於1.95倍﹔增長5%,接近1.99倍,都非常接近預期目標。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來看,隻要GDP增長1.75%,就可實現預期目標。”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23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