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0年05月23日21:49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鐵路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今年全國兩會,有關鐵路疫情防控、建設、改革、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情況,受到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近日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採訪,介紹了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
談疫情防控
優先保証防疫物資運輸 全力推進復工復產
“鐵路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陸東福告訴記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國鐵集團各級組織和200多萬干部職工充分發揮鐵路戰略通道作用,積極為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和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
陸東福從五個方面介紹了鐵路系統在疫情期間開展的防控措施:
精准實施站車疫情防控,排查發熱旅客3.2萬人,免費辦理退票1.66億張,提供密切接觸者協查信息3.58億條,運送醫護人員1.39萬人次,運送防疫物資44.3萬噸、生活物資39.9萬噸。
實施“一日一圖”,動態優化列車開行,安排401列務工專列、164列離鄂返京專列、1531輛包車等,提供“點到點”運輸服務。全國鐵路日均旅客發送量由2月份的130萬人次上升至4月份的356萬人次,鐵路客流逐步回升。
優先保証疫情防控和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實施減費降稅政策,全力打好貨運增量攻堅戰,1至4月,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10.9億噸、同比增長2.4%。
充分發揮中歐班列國際貿易戰略通道作用,積極助力全球戰“疫”和國際供應鏈暢通,1至4月,中歐班列開行2920列、發送貨物26.2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4%、27%。
全力推進鐵路建設項目復工復產,全路113個鐵路重點在建項目全部復工並穩步達產,1至4月,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77億元。
談高質量發展
開展5G、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鐵路建設中的應用
前不久,黨中央、國務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對此,陸東福表示,加強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可直接帶動冶金、建筑、機械、電子、信息等關聯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有效擴大內需,因此必須迎難而上,主動作為。
陸東福向記者進一步介紹了以下幾大舉措:
優化調整鐵路投資計劃。在國家政策推動下,鐵路在年初投資安排的基礎上,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促進投資規模增長。同時,繼續把防控鐵路債務風險和建設質量風險擺在重要位置,確保投資效益和質量。二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將完成2298億元,同比增長4.1%。
優質高效抓好重點項目實施。按照“保開通、保在建、保開工”的順序,重點組織實施服務國家戰略的干線項目以及補短板項目,提升投資效益和路網整體功能。二季度,確保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杭州段、南通至上海鐵路、赤峰至喀左高鐵、成昆鐵路擴能改造米易至攀枝花段、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等項目如期開通運營。
扎實做好新項目開工准備工作。對今年擬開工的新項目細化安排,確保前期工作進度和質量。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前期工作科學扎實推進,工程地質風險基本判明,重大技術方案已論証穩定,全面開工建設的條件已具備。
此外,陸東福還指出,“新基建”方面,國鐵集團將組織傳統鐵路基礎設施融合創新,開展5G、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鐵路建設、運輸服務中的研究和應用,通過打造智能京張等重點示范項目,提升鐵路工程建造、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促進鐵路高質量發展。
談深化改革
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國鐵集團董事會工作機制正式運行。
推動鐵路優質資產股改上市,京滬高鐵公司今年1月成功上市,市場表現良好,其他一些國鐵企業上市工作進展順利。
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2019年地方政府和社會企業投資鐵路基建項目的比例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
鐵路運輸生產領域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和企業三項制度改革等持續推進。
“2019年,國鐵集團深入推動國鐵企業改革取得新成效。”陸東福告訴記者,未來我們將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部署要求,發揮制度優勢,持續推動中國特色的國鐵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向縱深發展。
他從四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深化國鐵企業公司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國鐵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建立國鐵集團權力清單和鐵路局集團公司負面清單,規范國鐵集團與鐵路局集團公司的管理關系,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推動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造。推動優質鐵路資產股改上市,規范上市公司管理,提升鐵路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証券化水平。
深化鐵路投融資改革。推進市場化債轉股,實施鐵路分類建設,推動國鐵資本向干線鐵路集中,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有效防范鐵路債務風險。
實施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健全法治化市場化經營機制,優化調整運輸生產力布局,深入實施貨運增量行動、客運提質計劃和復興號品牌戰略,拓展服務產業鏈向縱深發展,不斷豐富產品有效供給。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提升國際貨運能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
談科技創新
著力打造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發平台
“近年來,國鐵集團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和高校廣泛參與,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協同創新的鐵路科技創新體系。” 陸東福表示,通過大力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化應用,形成了復興號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高速鐵路、重載鐵路、高原高寒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智能鐵路科技創新實現重大突破,初步構建智能鐵路技術體系、標准體系和數據體系。
陸東福指出,國鐵集團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交通強國建設部署,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持續深化鐵路工程建設、裝備制造、安全保障、運營管理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推動產學研用結合和技術成果轉化。“目前,正在著力打造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發平台,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的復興號高速列車已進入技術方案論証制定階段。”
同時,他還表示,要完善高鐵技術創新管理體系,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增強鐵路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為促進鐵路高質量發展、率先實現鐵路現代化提供強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