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社會關切 積極履職盡責(履職故事)

周雲杰代表:工業互聯 賦能復工復產

2020年05月24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一台口罩機8000多個零件,20天就能從無到有﹔一家服裝廠轉產防護服隻需要10天……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制造業的應變速度和生產能力令人驚嘆。在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杰看來,這背后是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小試牛刀”,工業互聯網作為資源平台的強大效能正逐步顯現。

新冠肺炎疫情讓智能化、信息化成為工業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發展工業互聯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成為新基建的焦點領域。周雲杰今年全國兩會的建言重點,就是發展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連接人、數據和機器,具有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開放合作等優勢。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加速工業體系升級,我們的企業才能增強核心競爭力。”周雲杰認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產業競爭正處於膠著期,中國起步早、起點高、有產業基礎優勢,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正可乘勢而上。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周雲杰已經四次在全國兩會上對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提出建議。伴隨作為代表履職的,是他在生產一線的豐富實踐。海爾集團2017年推出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表現出色。一家公司想轉產防護物資,平台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貨源,不僅幫企業採購到了口罩滅菌機等設備,還幫企業對接到原材料廠商,建立了穩定供貨關系。很快,兩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生產線開始全速運轉。有了這個平台,海爾不僅自己率先復工復產,還為不少中小企業復工復產賦能。

“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周雲杰建議,將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創新技術結合起來,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平台能力和科技能力﹔集中優勢資源,專注於工業軟件及工業APP研發,並建立開源的生態系統﹔通過產融結合,加速企業的智能化、網絡化和信息化,以適應工業互聯網的要求﹔出台相關政策,鼓勵中小企業上平台、用平台,並明確平台方為中小企業賦能的責任和成果。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24日 11 版)

(責編:李棟、畢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對話地方領導
    高談客論
    部長通道
    代表通道
    兩會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