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讀懂中國經濟的深層邏輯

王俊嶺/文

2020年05月24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這14個字,是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對中國經濟形勢作出的最新表述。

  的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意味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最難之處,在於防控疫情的現實需要,迫使人們不得不改變自己早已習慣的行為方式,在疫情防控與經濟活動中尋求一種全新的平衡。舊的平衡被打破,形成“危機”與“變局”﹔新的平衡在塑造,就是“新機”與“新局”。

  順著這個思路,可以發現當前中國經濟的深層邏輯在於3個關鍵詞: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穩中求進。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這句話,引發了人們的由衷點贊與強烈共鳴。對中國共產黨人而言,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當人民生命健康與眼前經濟利益產生沖突時,中國共產黨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不僅體現了黨的宗旨,也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尊重。因為面對“危機”與“變局”,防控疫情就是護航經濟,穩住經濟就是抗擊疫情。

  中國經濟化危為機、化險為夷的底氣,還在於中國能夠實事求是地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經濟發展前景向好,但也面臨著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六保’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保証”“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在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經濟的實力、潛力、壓力、動力等,逐一作了科學分析和精准研判。這些,無疑將成為觀察中國接下來各項經濟政策的“風向標”、“信號源”。

  正是基於實事求是這一出發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是強調“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力求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應當看到,中國不設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並非不重視經濟增長,更不是要任由經濟增速下滑。相反,這恰恰是充分考慮疫情客觀影響、經濟發展需要、產業結構特征、全球經濟形勢、政策工具儲備等諸多因素之后得出的最佳選項。

  逆水行舟之道,既非猶豫不決的寡斷,也非大干快上的魯莽,而是在有效權衡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市場訴求與政策儲備等關系基礎之上作出的科學決策。

  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讀懂中國經濟的深層邏輯,就能更好地謀定而后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責編:李棟、畢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對話地方領導
    高談客論
    部長通道
    代表通道
    兩會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