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手中有糧 心中不慌

本報記者 邱海峰 嚴 瑜 李 婕 柴逸扉 常 欽

2020年05月27日07: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合力鎮雙土村村民在晾晒收獲的小麥。
  鄧良奎攝(人民視覺)

  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農民往插秧機上添加提前培育好的秧苗。
  劉柬林攝(新華社發)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農民在大棚內管理蔬菜幼苗。
  王彥冰攝(人民視覺)

  一台收割機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銀張村進行田間作業。
  薛 俊攝(人民視覺)

  在湖北省利川市南坪鄉馬坪村,村民們組成的插秧隊正在插秧。
  陳小林攝(人民視覺)

  5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當前,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市場穩定,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展望未來,中國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

 

  守護好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糧食事關國計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方林村黨委書記方中華認為:“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充足的食物供給是社會秩序穩定的保障和支撐。”

  方中華向記者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方林村所在的台州市迅速建立市、縣、鄉鎮三級協作聯動機制,統籌做好糧油、肉類、禽蛋、蔬菜、水果等食用農產品市場供應,引導糧食批發市場、加工企業、經營大戶提前營業,切實保障居民“米袋子”“菜籃子”產品需求。如玉環市組織3家大型超市增加庫存50%以上,黃岩區緊急調配20噸大米運往糧油供應緊缺鄉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全國人大代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長羅強和記者分享了黔東南州守好“米袋子”“菜籃子”的做法:按照保供90天的目標來抓工作。防疫期間,州級安排8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糧油生產、肉禽屠宰等重點企業穩定生產,滾動儲備了糧食5.7萬噸、食用油4200噸,確保糧油市場供應充足。同時,進一步抓好市場監測,依法打擊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加大價格臨時補貼力度,有效平抑市場物價。

  “針對生豬供應不足的實際,重點推進生豬養殖加工一體化項目,預計全州全年產能達到230萬頭,糧食、蔬菜、生豬生產能力完全能夠保障需求。”羅強信心滿滿。

  在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博士生導師張水波看來,各地政府應當充分掌握本地市場供給信息,提前預判未來市場形勢,制定相應解決方案,更好守護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

  糧食生產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帶來了山東省糧食生產的最新進展:目前全省已播春季糧食作物面積超510萬畝,接近尾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奪取夏糧豐收對穩定農業基本盤、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至關重要。”李希信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為做好這項工作,山東強化糧食穩定度考核,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不低於上年水平。山東今年預計糧食播種面積12550萬畝,比上年增加81萬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分析,目前,國內夏糧生產已進入成熟收獲期,從各地反映的情況看,主要夏糧產區長勢喜人,正在有序推進收獲工作,確保顆粒歸倉。同時,夏種工作也已陸續展開,種子、農資等保障充足,為全年糧食豐收創造了良好條件。

  張改平認為,對保障糧食安全絲毫不能鬆懈、絲毫不能含糊,要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他建議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政策的供給,完善土地執法監管體制機制,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強化耕地資源“量質並重”和耕地保護“質量紅線”的理念,逐步實現耕地質量管理常態化、法制化和規范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增加產糧大縣獎勵。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一級巡視員李雲才認為這很有必要。在他看來,國內雙季稻產量的潛力很大,應擴種雙季稻,增加口糧的生產供給。同時擴種大豆、玉米等油料作物、飼料作物,提高復種指數,滿足國內需求,應對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

  增強“端牢飯碗”的科技支撐

  藏糧於地,也要藏糧於技。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院長秦光蔚介紹,開春以來,該市各級農業農村系統積極應用各類“互聯網+”平台,扎實開展網絡備耕工作,提供到村到戶的“三農”信息服務。通過微信群、QQ群等線上平台,為農民提供公益咨詢服務、電商服務、便民服務2300多人次,及時推送政策、市場、農情信息和技術指導意見7600多條,開展遠程技術指導843場次。

  “此外,我們持續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減大麥、籽粒玉米等低效糧食面積,品種區域布局更加合理。優質專用麥規模產業化基地比例達一半左右,專用優質品種比例持續提高。”秦光蔚說。

  李希信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他表示:“山東省持續加強防災減災。針對極端天氣,我們每次都印發做好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加強災后技術指導,督促農業保險機構及時理賠,努力降低災害損失。針對今年小麥病虫害偏重發生趨勢,加密小麥病虫害測報頻次,嚴密監測小麥條鏽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開展群防群治、統防統治綜合防控。截至5月13日,條鏽病防治面積已達到5371萬畝。”

  全國政協委員石柯認為,隨著國內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和農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傳統農業機械化的范疇已經不適用於現代農業對生產設施和作業模式的需求。他建議國家出台相關政策,加大先進、智能農機研發和推廣力度,推動高水平農業機械化。

(責編:李棟、值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對話地方領導
    高談客論
    部長通道
    代表通道
    兩會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