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曾經“穩賺不賠”的銀行理財產品近來出現浮虧——

理性看待銀行理財“不保本”

本報記者 孔德晨
2020年07月15日10: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今年上半年,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延續了去年整體下行的趨勢,部分產品甚至在年中出現負收益現象。專家提示,下半年理財產品價格仍有較大波動可能,投資者“隱性剛兌”的預期要不得。銀行理財負收益情況讓諸多投資者意識到打破剛性兌付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王 鵬作(新華社發)

  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北京金台裡支行,前來咨詢和辦理銀行理財等業務的顧客不少。圖為櫃員正在為顧客辦理業務。
  本報記者 孔德晨攝

  淨值跌破1元、300多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從前“旱澇保收”的銀行理財也開始不保本了!最近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共有391隻理財產品淨值跌破面值1元,虧損幅度最大的達到了40%。曾經“穩賺不賠”的銀行理財產品如今不保本,引發許多投資者關注。銀行理財不保本背后的影響因素有哪些?《資管新規》出台已兩年,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進展如何?銀行與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對短期浮虧不必太擔心

  收益率跌至-4.42%,淨值降到0.9997,近日,招行一款“季季開1號”產品將銀行理財頂上了“熱搜”,成了投資界的標志性事件。“我雖然沒有買招行的這個‘季季開1號’,但我買了交通銀行、光大銀行等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前兩天看收益率比剛買的時候降低了不少。”在北京工作的姜女士對記者說,由於投資專業知識不足,且個人較注重資金的安全,她這幾年一直都是用閑錢購買不同銀行的不同理財產品。“最早買理財是在3年前,當時銀行給的承諾就是保本,收益穩定。”姜女士說,“我最近發現,銀行的APP上會給理財產品專門標注不保本的提示,今年受疫情影響,收益率降低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共有391隻理財產品淨值跌破面值1元,其中不乏R2級中低風險產品,虧損幅度最大的達到了40%。記者梳理發現,在出現虧損的391隻理財產品中,虧損幅度較大的理財產品多為權益類產品,佔比在10%以內,投資標的為股票、全球存托憑証等產品﹔另有346只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佔比為88.7%,虧損幅度大多在5%以內,主要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等固定收益証券的理財產品。“如果理財也不保本,那我就不敢買了。”姜女士有些擔心,“我最近在考慮還要不要給我手裡的理財產品續期,萬一虧了,那不是本末倒置嗎。”

  銀行理財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所謂的“虧損”多數是“浮虧”,體現的是某一天的變動情況。

  “疫情發生以來,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帶來了理財產品底層資產價格的波動,固定收益類資產的到期回報率在下行,反映在市場上就是價格下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對本報記者介紹。此外,受近期債市波動的影響,部分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銀行理財產品波動較大,出現了浮虧。

  “銀行理財產品短期內出現浮虧,其實是正常現象。對待這種浮虧,不必過度解讀和擔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銀行系理財產品出現浮虧,之所以引發較多討論和關注,其原因一是銀行系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投資風格總體上較為保守,偏好穩健型產品,心理准備不足﹔二是長期以來銀行系理財產品處於隱性的剛性兌付之下,極少出現虧損現象,即使虧損也剛性兌付。“現在,銀行理財開始打破剛性兌付,銀行不再對投資者做出保本保收益的承諾,市場上的波動能夠直接體現在投資者的賬戶上,就像股票一樣漲漲跌跌,這很正常。”曾剛說。

  趙錫軍還指出,銀行的理財產品在經營模式和管理方面正經歷較大的調整。“在新的資管規則下,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成立專門經營理財產品的子機構,即理財子公司,通過理財子公司來進行理財產品的經營和管理。”趙錫軍說,“但是這個過程目前還未完全完成。在未成熟的特殊時期,出現這種淨值的變化是可以接受的。”

  理財產品更公開透明

  銀行理財不保本,也是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最直接的結果。

  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明確了資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要求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盡享收益的基礎上自擔風險,從根本上打破剛性兌付。作為《資管新規》的重要配套細則,今年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証監會、外匯局正式發布了《標准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

  一直以來,銀行對理財產品的估值採用攤余成本法,即將理財產品的整體預期收益平攤到期限內的每一天,即使某些天該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但是在賬面上也體現不出來。《資管新規》則要求,金融機構對理財產品採取淨值化管理,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理財產品的價格變動更加精准和透明,每天的變動都能及時體現出來。

  姜女士向記者展示她購買的北京銀行“月月添金1號”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記者看到,在銀行APP的理財頁面裡,姜女士購買的理財產品每天收益都有公示,投資者可以清晰查到收益上下波動具體數字。“以往沒查不知道,現在一查才感受到,原來理財產品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姜女士感嘆。

  “隻有理財產品價值的波動反映在明面上,投資者才能意識到其風險的存在。”曾剛介紹,《資管新規》出台后,銀行理財淨值化進程開啟,這有助於樹立投資者的風險意識。“過去,銀行承諾的理財收益率大部分遠高於存款利率,讓許多老百姓有了理財產品穩健、收益更高的誤解。”曾剛說,“現在,明晰的每日收益浮動可以幫助老百姓把理財產品和存款區分開,這讓理財產品更公開透明,也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到理財產品的風險。”

  曾剛認為,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從長期看有利於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降低理財產品利率對銀行存款利率的制約影響,推動存款利率下行。“銀行存款端資金下行,資產端貸款下行的空間也將增加,從而能夠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曾剛說,“推動資管產品轉型為淨值化產品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打破剛性兌付的一種手段。”

  淨值化轉型仍將繼續

  《資管新規》對理財產品的估值辦法變動設置了到2020年底的過渡期,過渡期結束后,金融機構不得再發行或存續違反規定的理財產品。如今到過渡期結束隻剩最后半年時間,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進行得如何?

  根據普益標准日前發布的報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的非保本理財規模為24.4萬億元,淨值型產品存續余額約為12.54萬億元,淨值型產品余額佔比已由新規前的15%大幅提高到了目前的51.40%,產品結構已發生了重要變化。

  曾剛認為,從產品角度看,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新產品都是按照《資管新規》要求發行的,同時,隨著存量產品的逐步到期,舊產品數量減少,淨值化產品將逐漸佔據整個市場。從需求端看,老百姓也在逐步樹立起理財產品的風險理念,在購買產品時,不僅看產品收益率,還會關注其風險屬性。“風險觀念的樹立也是推動淨值化轉型的重要方面。未來,銀行在不斷提供淨值化產品的同時,要更精准地識別客戶的風險偏好特征,給客戶推送更合適的理財產品﹔投資者也要認識到‘閉著眼買理財’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投資時應理性選擇產品。”曾剛說。

  今后,銀行和投資者該如何更好面對風險、抵御風險?

  從銀行角度看,曾剛表示,銀行理財產品如果仍局限於以固收類和現金管理類為主,則隻能滿足客戶對低風險、穩定收益產品的訴求。因此,如何從當下環境中突圍,滿足投資人豐富產品的需求並吸引更多投資人,成了各家銀行的難題。“銀行理財將面對包括券商、基金、資管公司等各類資管機構產品的競爭,這就要求銀行努力構建權益類資產的投資能力以及開發相關產品,從而豐富銀行理財的產品庫、調節資產間的相關性,也有助於更好地服務投資者。”

  從投資者角度看,不僅老百姓自身要樹立更強的風險意識,未來也要加強消費者投資教育方面的工作。“監管部門或金融機構應主動通過線上直播、線下網點宣講等方式開展宣傳教育,幫助投資者認識自身風險偏好,這也有助於《資管新規》的落地和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曾剛說。

(責編:楊曦、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