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補齊新型消費短板 全方位支撐新發展格局

人民網記者喬雪峰
2020年09月23日09:44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我國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對滿足居民生活需要、釋放國內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已連續6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領域造成較大沖擊,居民非必需品、聚集性、流動性、接觸式消費受到嚴重抑制,成為經濟恢復的薄弱環節。

“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擴容,線上消費逆勢增長,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了經濟穩步復蘇、企穩回升。”9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前8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8%,高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個百分點,現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已經佔到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將近1/4。

補齊新型消費短板 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9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對此,高杲表示,《意見》發布的目的就是要著力補齊新型消費短板、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通痛點難點堵點,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

《意見》指出,在發展目標上,經過3—5年努力,實現促進新型消費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費示范城市和領先企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在目前的基礎上再有一個顯著提高,“互聯網+服務”等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普及並逐步趨於成熟。

高杲進一步對《意見》進行了解讀,他指出,《意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四個方面15項政策舉措。

一是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主要包括進一步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雙向提速,鼓勵企業依托新型消費拓展國際市場等。

二是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主要包括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網絡,大力推動智能化技術集成創新應用,安全有序推進數據商用,規劃建設新型消費網絡節點等。

三是優化新型消費發展環境。主要包括加強相關法規制度建設,深化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健全服務標准體系,簡化優化証照辦理等。

四是加大新型消費政策支持力度。主要包括強化財政支持、優化金融服務、完善勞動保障等政策。

支持新業態、新模式 引領新型消費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年初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國的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了嚴重沖擊,特別是廣大居民在居家隔離期間,各類線下消費受到嚴重影響。

高杲表示,之所以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能夠保持各類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應,價格總體平穩,使得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費得到有效保障﹔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同時,穩步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推動消費逐步回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年來,基於網絡數字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在電子商務、新零售以及像移動支付、物流快遞等相關配套領域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

高杲指出,這次疫情雖然給國民經濟運行包括消費領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沖擊,但也給基於網絡非接觸式的新型消費、新型服務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發展機遇。“在此過程中,催生出了大量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消費從吃、穿、用這些實物消費,加快向醫療、教育、文娛、旅游、體育、健身等更多的服務領域擴張滲透。”

“線上線下加快融合,不僅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社會生活的基本運轉,還對接了產供銷,創造了大量的新就業崗位。”對此,高杲表示,今年能夠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並且實現經濟增速在二季度由負轉正,與近年來我國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的新型消費蓬勃發展密不可分。

新型消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領域所面臨的短板和問題。比如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服務供給短板。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才剛剛起步,適合居民生活需求的一些服務設施還面臨不足。特別是適應新型消費的線上線下融合的供應鏈體系尚不健全,人才短缺問題也更加凸顯。

對此,高杲指出,針對所存在的一些瓶頸、短板、問題,這次《意見》的制定出台就是要順應新型消費發展的大趨勢,引導各方能夠進一步下功夫,來解決前進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政策環境,進一步發揮好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在服務、規范、監管方面的作用,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引導下的新型消費持續健康發展。

加強區域消費中心建設 培育建設多層級消費中心

《意見》中提到要著力建設輻射帶動性強、資源整合有優勢的區域消費中心,加強中小型消費城市的梯隊建設。

對此,高杲表示,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不同的地方都有各自的特點,也有各自的優勢。新型消費也必然會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區域格局。“我想這也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

高杲介紹說,消費中心可以理解為以中心城市為依托、輻射周邊、綜合承載能力強的消費高地或者說是集聚區。 “一般來說,應該具有服務體系健全、配套設施完善、內外循環暢通、供給業態豐富、引領集聚突出等特征。”

高杲指出,從功能定位、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出發,消費中心大致上也可以分為國際和全國性消費中心,區域性消費中心以及地方特色消費中心。

從全國來看,國際和全國性消費中心,主要還是依托一些特大、超大城市,著眼於消費政策制度的全方位引領,以及供給體系的高水平構建,將建成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綜合性消費高地,也成為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載體和橋梁。

區域性消費中心主要是部分省會和綜合實力比較強的地級市,消費服務體系比較健全,有些標准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強,是區域性的消費高地或者說是集聚區。

地方特色消費中心,應該說更加的面廣量大,包括一些中小城市和一些縣(市),通過打造人氣活躍、亮點突出的若干消費集聚區,在地域和部分行業領域、發揮特色優勢和較強影響力。

“這三個層級的消費中心銜接互動、梯次發展、優勢互補,構成覆蓋全國大市場的消費地區格局。”高杲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區域消費中心建設的統籌布局,進一步發揮各方面的優勢,培育建設多層級消費中心,引導各地區更好發揮比較優勢,有效促進供給體系、需求結構、流通網絡和發展環境提質升級,全方位支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責編:喬雪峰、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