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十三五·中國印象:貨物貿易 世界第一

本報記者  汪文正
2020年10月19日08: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10月13日,江蘇連雲港港口集裝箱碼頭,一艘大型集裝箱船舶正在靠泊碼頭。
  王健民攝(人民圖片)

  “在歐洲市場,華為手機完全可以和蘋果手機‘掰腕子’﹔在美國西海岸,公路上的比亞迪新能源車隨處可見。”在海外求學、工作多年的周培談起國外見聞,三句話不離中國品牌。

  規模快速擴大,總量攀上第一,全世界遍地開花的“中國貨”背后,是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閃亮實力。

  “十三五”期間,中國貨物貿易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貨物進出口總額佔全球份額超過11%。“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再創新高。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資企業成為最大的外貿主體。”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說。

  結構持續優化,打響自主品牌,“中國貨”的含金量更高了。

  今年2月,出口土耳其的盾構機發貨﹔5月,出口歐洲的最大直徑盾構機“勝利號”在莫斯科地鐵始發﹔8月,首次批量出口國產隧道施工裝備至中東市場……這份亮眼的外貿成績單,來自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些年,鐵建重工堅持“開發能夠填補國內外市場空白的產品”,不論市場佔有率還是技術水平,都是全球佼佼者。

  9月27日,湖南自貿區揭牌后的第三天,中國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自貿區獲批,將為我們對接海外市場提供更多有利條件。”鐵建重工董事長劉飛香信心滿滿。

  5年來,中國出口貨物中,自主品牌持續做大做強,海爾、小米、傳音等一批響當當的中國品牌受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青睞。2019年自主品牌商品出口2.9萬億元,佔出口總值近17%。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和裝備制造產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勢,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強。2019年,機電產品出口佔比達58.4%,集成電路、汽車整車出口分別增長25.3%和8.2%。“中國在全球出口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英國《金融時報》在日前的一篇報道中評價。

  一邊是更多中國貨物走出去,另一邊,更多國外貨物走進來。

  寧夏貨車司機楊學伏對此感觸頗深,“哈薩克斯坦的亞麻籽、澳洲的鐵粉、越南的大米……不論跑到天南地北、口岸碼頭,也不愁沒貨源”。從憑祥到曹妃甸,從滿洲裡到霍爾果斯,每天超過3000萬名貨車司機,在道路上奔忙,把海外優質商品運至無數中國家庭和企業。2019年,中國貨物進口達到了14.31萬億元。

  日益改善的營商環境、各類優惠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讓進出口貿易更便捷。

  “今年以來,僅稅費優惠這一塊,公司就享受出口退稅7000多萬元、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減免150多萬元、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減免1200多萬元……”重慶潤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向歐美國家出口零配件,公司財務人員鐘娟算起賬來,喜上眉梢。

  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為物暢其流提供保障。

  今年7月30日,北部灣欽州港,“中遠太倉號”滿載集裝箱,准備啟航。這是欽州港首次航行10萬噸級集裝箱貨輪,這艘巨輪從西部陸海新通道出發,循著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東盟合作譜寫新篇章。中國進出口貿易的95%通過海運完成。“十三五”期間,中國遍布全球的海運航線和服務網絡快速發展。2019年,全國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達43.21億噸。“中國與世界的貿易聯系愈加緊密,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中遠海運集團船舶政委鄭文敏說。

  陸路運輸持續延展、升級。中歐班列5年來開行列數、貨物運量節節攀升,被譽為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鋼鐵駝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中歐班列逆勢向前。僅上半年就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助推了沿線國家的復工復產和經濟重啟,也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強大動力。

  “中國商品已不再是廉價品的代名詞,而是憑借優良品質蜚聲國際,海外學子看在眼裡,倍感自豪!”周培的足跡遍及西方各國,不論走到哪裡,隨處可見的“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字樣總讓他感到祖國就在身邊。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