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英國“硬脫歐”風險日增(國際派)

2020年10月19日08:07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距離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截止已經不足百日,但雙方的談判仍舊進展遲緩。“無協議脫歐”對英國的沖擊將大於歐盟,不過這對於歐盟也並不是好消息。

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走入陰霾。

英國從9月8日開始在倫敦開始跟歐盟代表進行第八輪貿易談判。英國首相約翰遜在9月表明,如果英國和歐盟無法在10月15日歐洲理事會會議前和歐盟成員代表達成共識,英國將退出“脫歐”貿易談判。

歐盟於10月15日至16日舉行峰會,但峰會結果未能讓英國滿意。雙方未能在英國設定的10月15日最后期限達成共識。不過,歐盟27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在未來數周繼續與英國談判,尋求達成貿易協議,但同時決定加快准備應對談判破裂的可能。

11月初或達成一項有限協議

英國在今年1月31日形式上脫離歐盟,但至今年12月31日都還處於過渡期,目前距離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截止已經不足百日,但雙方的談判仍舊進展遲緩。

當地時間10月14日,英國首相約翰遜與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進行電話溝通,雙方就未來英歐關系談判最新進展交換了意見。

英國首相府發言人在隨后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約翰遜首相指出了達成協議的必要性,但對過去兩周未取得更多進展感到失望。”這位發言人表示,約翰遜將根據歐盟峰會會談情況來決定下一步英國將採取的措施。

當地時間10月15日,歐盟要求英方要麼就新的貿易關系作出妥協,要麼在不到80天的時間裡准備好應對貿易受擾。英國對此反應冷淡,表示“很失望”。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稱,“我們對缺乏進展感到擔憂。我們呼吁英國採取必要行動。”他還表示,歐盟希望達成協議,但不會不惜代價,歐盟也在為從2021年開始的斷崖式英國“脫歐”做准備。

根據英歐此前發表的聲明,雙方自3月份啟動談判以來,最近幾周取得了進展,但仍存在“顯著”分歧,尤其是在公平競爭環境、治理領域以及法國頗為看重的漁業。

遲遲無法落槌的談判表明,持續7個月的談判可能最終以危機收尾。到目前為止,歐盟方面仍希望有進展,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表示,歐盟想要與英國敲定“脫歐”貿易協議,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實現這項目標。但她也表示,萬一沒達成協議,也必須做好准備。

報道稱,英國“脫歐”談判首席代表弗羅斯特和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已經達成共識,即使在10月15日這個被外界認為的談判截止日期前,英歐雙方無法達成更廣泛貿易協議,雙方此后仍將繼續保持接觸。

路透社報道稱,金融市場的許多人預計,未來幾周還將經歷戲劇化的反復,但雙方最終會在11月初達成一項有限的協議。

“硬脫歐”是雙方的“壞消息”

據英國智庫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IFS) 預計,如果雙方能夠達成貿易協議的話,預計英國經濟將在2021年下行2.1%,但倘若英國最后“無協議脫歐”的話,英國GDP將再下跌0.5%至1%。由於將征收關稅,英國的農業和汽車等特殊行業將承受沉重的負擔。

市場普遍認為,“無協議脫歐”對英國的沖擊將大於歐盟。不過“無協議脫歐”對於歐盟也不是好消息。

德國哈雷經濟研究所的報告稱,歐盟企業恐損失逾70萬個就業崗位。如果把歐盟以外對英貿易企業計算在內,“無協議脫歐”導致的就業崗位損失可達100萬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受到的沖擊將最大。

如果“脫歐”貿易談判失敗,英國考慮採用類似歐盟與澳大利亞間的模式建立貿易關系,按照世貿的法規和關稅進行貿易。

英國在此前已經做好准備。

英國負責“脫歐”貿易關系談判的大臣Michael Gove 9月23日在發給本國物流運輸企業的信中說,如果英歐今年內未達成協議,明年1月1日起在英吉利海峽邊的港口,會有多達7000輛卡車排長龍等待過關,它們進入對岸法國的時間可能因此延遲2日,影響英歐雙方進出口重要物資。

5月19日,英國政府公布了一項新的關稅制度——英國全球關稅(UKGT),將於2021年1月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時生效。這是英國近50年來首次制定自己的關稅政策。

新關稅制度確保從2021年1月起,有60%的貿易產品將按照WTO條款,或通過現有的優惠享受免關稅待遇進入英國。目前該項比例為47%,若貿易協議談判順利推進,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對於未免關稅的產品,英國將降低和簡化包括中國產品在內的3500多種產品的關稅,以便於全球企業向英國出口。不過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汽車以及農漁業產品仍將維持10%的關稅。為促進綠色經濟,英政府還將削減恆溫器、保溫瓶和LED燈等可再生能源產品關稅。

英國公布的這份全球關稅計劃將適用於歐盟。

世貿組織前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也說,雙方在WTO的框架下進行貿易並不完全是“地獄”,但遠非明智或必要的。

積極推進與大型經濟體

貿易談判

目前,英國政府處在新冠以及“脫歐”的夾擊之下。新冠大流行已使歐洲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許多國家正再次收緊限制措施。

英國加緊推進與多個經濟體的自貿談判,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更廣闊的經濟發展空間。

迄今為止,英國已經與非歐盟國家或地區達成近20項貿易協定。這些協議將在過渡期結束時生效,不過僅佔英國總貿易額的8%以上。英國政府表示,仍在與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內的其他16個國家進行談判。

按國別計算,美國是英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對美貿易約佔英國貿易總量的15%。而英國是美國第七大商品貿易伙伴,僅次於韓國。

9月11日,英國宣布與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這是英國從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以來,首次簽署的重大貿易協定。預計雙方貿易額將增加152億英鎊,未來英國出口至日本的99%貨物將免關稅。英國政府指出,與日本簽署FTA,同時也是朝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跨出重要的一步。

與此同時,在英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后,英國外長拉布9月16日訪美時表示,英國政府與美國政府都有達成英美自由貿易協議的意願。5月5日,英美貿易談判已拉開序幕,這是美國今年首個新的重大貿易談判。

英國駐華使館貿易使節吳僑文此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英國的目標是打算3年內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將涵蓋英國商業貿易的80%。

吳僑文同時表示,英方對與中國的貿易投資伙伴關系抱有很高的目標。吳僑文在6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曾透露,未來希望能將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增加一倍,成為從當前危機中復蘇的關鍵。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