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探索長效機制,拓寬資金來源

江西 管精護細高標准農田(經濟聚焦·關注高標准農田建設③)

本報記者  王  丹
2021年01月26日05: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江西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以來,不斷提高建后管護水平,促進建管並重、管用結合。

  探索管護長效機制,拓寬管護資金來源渠道,注重發展特色產業……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江西保障農田設施精細管理、長效使用,推動糧食產能不斷提升。

  

  春節臨近,贛鄱大地農田水利冬修一派繁忙。驅車行進於贛西山間,一塊平整有序、集中連片的油菜田忽地映入眼帘,綠油油一片生機盎然。

  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的江西,2017年省級統籌整合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以來,高度重視建后管護,努力補短板、強弱項,促進建管並重、管用結合,保障農田設施精細管理、長效使用、抗災防災,糧食產能不斷提升。

  2017—2020年,江西全省省級統籌整合按畝均3000元的投入標准,累計新建高標准農田1179萬畝,超額完成計劃下達的1158萬畝目標任務。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省計劃新建高標准農田317萬畝,目前建設任務提前下達、地塊落實有序推進。

  探索

  建立管護長效機制,網格化管理落實責任

  天蒙蒙亮,吉安市安福縣洲湖鎮花門村村民彭文開就起了,騎著電動車來到田裡,一絲不苟地巡起了自管的千畝高標准農田。溝渠淤泥、垃圾堆堵……逢冬修或農忙,彭文開每天的生活都以這樣的方式開啟。

  作為花門村19名管護員之一,彭文開主要負責高標准農田建后的日常清淤、水利設施應急維修、垃圾清理等工作,確保自己負責管理的標段設施完好、良性運行。“一個月500元工資,不白拿。”

  安福縣位於江西西部低山丘陵地區,全縣山地佔七成。以往一畝地種一季稻,收成不過600斤。從2017年開始,花門村建成高標准農田近兩萬畝。

  “地塊平整連片了、排水灌溉順暢了、機耕道路拓寬了……現在種地和過去可不一樣了!”彭文開和朋友一起承包了210畝地。經過土地平整和精細管護,整飭有序的良田能一年三產,兩季稻外加一季油菜。“以前到了冬天,地都閑著,現在我們正打造油菜花海!”

  “如今,又當承包戶又做管護員,改造后農田每畝增收近500元,一年工資6000元,一年收入五六萬元,還能照顧家裡。”彭文開直言,“日子過得舒坦!”

  近年來,安福縣積極探索高標准農田建后管護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了縣、鄉、村、組四級網格長,實現“網格長制”全覆蓋、無盲區。

  如今,縣財政每年安排管護經費360余萬元,加上整合一部分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結余資金及村集體公益性資金,通過優選管護員,明確管護責任、內容、時間、頻次,制定管護標准,加強績效考核,管護成效不斷顯現。

  推廣

  創新資金籌措方式,確保管護源頭活水

  永修縣三角鄉樹下村,去年遭遇洪水災害,房屋受損嚴重,而現在一座座紅磚房又重新拔地而起。被洪水淹過的高標准農田,損毀的灌溉渠、機耕道、提灌站,都已修繕完畢,補種的油菜迎風擺動,等今年春天花開。

  在樹下村,一條長1.6公裡的現澆灌溉農渠橫貫南北。這條水泥溝渠,因洪水沖刷,外層護坡一度損毀嚴重。“當時想著等洪水退了,就趕緊修!不然兩邊的水泥塌了,渠就倒了!”沙湖組農田管護員袁和生告訴記者。而修這個渠,至少需要20萬元,對村集體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為樹下村解決資金難題的,正是永修縣高標准農田建設採用的“EPC(工程總承包)+管護”模式。

  作為鄱陽湖平原重要的產糧基地,永修全縣耕地面積約52萬畝。截至2020年底,永修縣建成高標准農田26.35萬畝,規劃到2024年建成40萬畝高標准農田。管護工資、應急管理資金、設施維修資金,全縣每年至少需配套476萬元。

  如此大的開銷,成了像永修這樣的農業大縣建設高標准農田的瓶頸。僅靠財政資金兜底,很難實現目標,必須創新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

  “我們嘗試在招投標中落實管護經費,過去兩年項目建設採用‘EPC+管護’模式,解決了建后管護資金來源問題,真正實現建管一體。”永修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戴熙良說。

  所謂“EPC+管護”模式,即在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招標過程中,政府與工程承包方約定:如果承包方超額履約,即新增耕地出地率達到約定標准后,超過約定標准部分的新增耕地收益,承包方可享受收益分成,同時返還部分收益給高標准農田項目部,作為高標准農田建后管護資金。

  2019年,永修縣負責高標准農田建設的中標單位江西中煤水利水電有限公司超額完成新增耕地面積1073.29畝,公司在獲得收益分成的同時,返還900萬元給高標准農田項目部作為建后管護資金。“僅這一項就可滿足全縣未來兩年的管護需求。”戴熙良說。

  此舉,既保証了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又解決了高標准農田建設中新增耕地出地率不高和建后管護資金落實難的兩大難題。

  與此同時,江西省積極構建穩定的管護經費保障渠道,允許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結余資金用於建后管護,作為管護資金的重要補充,並從2020年起由省財政預算安排了省級高標准農田建后管護引導性獎補資金。

  統籌

  延伸產業鏈、打造特色品牌,凸顯綜合效益

  走進永修工業園谷稼米業有限公司,巨大的現代化糧倉矗立眼前,一輛輛解放牌卡車把收購的稻谷送入機器,脫粒、烘干、揀選……2018年,九江谷稼米業有限公司入駐永修工業園,兩年時間裡,永修香米逐漸打出了品牌。

  大企業入駐也反哺了永修縣農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谷稼米業所收購優質稻一度達到1.82元/斤,每斤比市場價高0.15元。

  “高價收購,主要看重稻米的生產環境,希望咱們永修香米品牌打得響、站得住。”谷稼米業副總經理周振華說道。

  堅持龍頭帶動,立足產業鏈延伸,著力打造特色品牌,是江西高標准農田建設管護提升綜合效益的一條路子。

  同時,建設生態農田、提升生態效益,也是高標准農田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安福縣赤谷鄉赤谷村高標准農田裡,一段由六邊形空心磚砌成的溝渠護坡干淨齊整,磚頭縫裡冒出幾株小草,給田間小生物們留足了生存空間。“這種生態護坡既美觀又環保,全硬化的溝渠承外力易塌,空心磚有助於穩坡護水土,促進農藥化肥沉降,方便后期管護。”赤谷村黨支部書記王濤霖介紹。

  2019年起,安福縣洋溪鎮依托兩萬畝高標准農田打造“百裡金花走廊”,辦起了油菜花節。在后續發展中,洋溪鎮還將把高標准農田管護與全域旅游、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

  未來,江西省還計劃在高標准農田項目區開展建后管護“田長制”試點。江西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與耕地質量保護處二級調研員陳衛軍介紹,借鑒“河長制”“林長制”,該試點嘗試從制度層面構建農田管理責任機制,逐級落實農田管護地方事權,有效解決高標准農田建后管護“最后一公裡”問題。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6日 10 版)
(責編:胡永秋、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