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型智慧城市是“長”出來的,不是“建”出來的

於英濤
2021年02月23日15:0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編者按:辦証免排隊、不見面審批、全息感知的交通監測……當前,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勢頭正勁,呈現“百舸爭流”之勢。怎樣建設才能不走彎路?智慧城市何時才能真正“開花結果”?它的未來將走向何方?這些問題值得深入探討。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首席執行官於英濤從產業角度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他看來,新型智慧城市是“長”出來的,不是“建”出來的。最終,當所有人投身於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也必須惠及到所有人。

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首席執行官於英濤

新冠肺炎疫情這面鏡子,讓我們在健康碼等各類智慧應用中,看到了新型智慧城市系統的獨有優勢,同時也照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或者說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更大價值還有待進一步發揮和挖掘。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呈現出“一面火焰、一面海水”的圖景。面對新型智慧城市美好的發展願景,城市規劃者們蜂擁而至,“建”得轟轟烈烈,但始終走不出“開花不結果”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在於大家仍停留於“以工業時代的見識謀劃數字時代的發展”,沒有真正意識到新型智慧城市是“長”出來的,不是“建”出來的。

我認為,“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建出來的、買出來的、包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長出來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定不是無組織的外殼,它應該是不同部分、不同模塊、不同應用、不同技術,相互支撐、相互協作、數據共享、網絡互聯的一個可自我調節,可持續生長的有機生命體。這其中有三個要點需要首先理清——‘人’是出發點,是這個生命體的主體,切入點是‘城’,是這個生命體的載體,突破點是‘智’,是這個生命體智力的體現,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賦能,最終帶給每座城市各自不同的生命軌跡,無限逼近未來。”

新華三建設呼和浩特城市數字大腦 ,打造中西部智慧城市新樣板

“建”的思路問題多多,“長”的真諦必須領悟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果,是檢驗城市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基於技術的進步和敏銳深刻的洞察,能夠帶來多少方便、快捷、高效、自動化的應用,將決定一座城市,未來是否可以讓人擁有更自由的選擇空間、更便捷的發展路徑,以及更舒適的生活體驗。

德勤發布的《超級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領新風向》報告顯示,中國超過89%的地級以上城市都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在建總數為500個,接近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數量的一半。然而在“建”這一工業認知的引導下,我們看到的新型智慧城市,不少還是浮於表面的“花架子”、個別領域的“試驗田”、部分地區的“小盆景”,在城市治理和服務中往往“治標不治本”。

新華三構建數智治理體系,打造鄭州高新區智慧城市實驗場

大多數城市都配置了不少“軟硬件”,卻忽略了用,本地業務響應能力差,應用生態少,或者動輒上億元做的APP,無人問津﹔大多數城市都意識到了“數據”的關鍵性,但建設的各種庫卻淪為擺件,沒有激發數據活力、沒有激活數據要素,最終無法有效轉化為數據資產,釋放數據的價值﹔大多數城市都在專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卻沒有看到比技術更難、比光鮮的城市表面更重要的是解決人的問題,忽視了將“人”的發展和“城”的建設相統一……特別是“重建設輕運營”所導致的業務應用匱乏、簡陋,甚至不可用﹔我們看到大量智慧城市智能運行中心淪為裝點的門面,在片面追求大而全中,忽略了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根本訴求,造成資源閑置,形成智慧“爛尾”。

想要實現新型智慧城市由“做了”到“做到”,乃至“做好”的躍遷,必須從“建”的錯誤認知與路徑走出來,並著重思考如何“長”出智慧城市。

“長”成參天大樹的五個秘訣,缺一不可

新型智慧城市的生長軌跡是一個永無止盡向前、向上的動態過程。我認為,新型智慧城市“長”好至少要具備五個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充足的養分、合適的土壤、優質的種子,以及園丁等所有人的陪伴與呵護。

1、良好的生態環境——“統”

基礎環境決定成長空間,同時也影響整個未來發展態勢。隨著技術進步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每個城市基本上都在建設屬於自己的“城市數字大腦”。為避免城市“腦梗”問題的出現,要搭建城市統一的新型智慧城市操作系統,在技術層面,採取“模塊式開發、積木式搭建”的方式,梳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共性需求和要素,開發類似於“七通一平”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標准通用件﹔需花大力氣做好頂層設計、成長機制、標准接口、安全管控、基礎模塊、數據服務、交互界面等各項基礎規劃,全面承載市、縣(區)、鎮(街辦)等各級政府的需求,做到統一項目規劃、統一資金管理、統一數據開放、統一資源共享、統一業務協同,徹底打通城市中所有被看見、被發現、被記錄的數據,用流動的數據讓城市“活起來”,為其后續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生態基礎與環境。

2、充足的養分——“融”

一棵樹的成長快慢,很大程度依賴於陽光雨露等養分充足與否。“融”的機制就是供應新型智慧城市這棵大樹流動的養分。為讓有限投資的“養分”得到最大化吸收,需著力做好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三個融合”,充分考慮“新項目與老系統、甲部門與乙單位、上級要求與服務對象、今天開發與未來發展”四個方面的有機融合、統籌布局,確保養分科學合理分配、充分利用。今天的開發可能受技術水平、投入不足等問題限制,建設不一定很到位,但是一定要考慮為未來發展留下升級的接口,防止形成新的孤島,這就需要在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中,先建立融合機制,為促進新型智慧城市長成參天大樹提供有效保証。

3、合適的土壤——“數”

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隻有扎根於廣袤而堅實的“數據”土壤,新型智慧城市這棵大樹才能向陽而生、無限向上。數據能力的強弱,將決定這棵樹根系發達的程度。鋪設再寬的網絡不過是給數據修了一條路,修建再大的機房不過是給數據裝了一套房,開發再好的軟件不過是給數據買了一輛車,炒作再大的概念不過是給數據化了個妝,沒有數據,一切都將歸零。我們要讓數據走出部門自己的服務器,讓數據流動起來才能發揮數據的價值。尤其要注意的是,新型智慧城市要有溫度要向善,數據的土壤一定不能被“污染”,這也需要我們特別注重數據在採集、傳輸、處理和應用中的安全問題,不能搞數據綁架,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挖掘日益增長的信息數據並不斷增值。

4、優質的種子——“用”

一棵樹種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棵樹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成為有用之“材”。“用”也是評判新型智慧城市戰略目標“優政、惠民、興業、智治”是否落到實處的重要標准。因此,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驅動”的原則,緊緊圍繞深化改革的難點、百姓民生的痛點、社會關注的焦點,以及在新技術新功能的普及中培養出來的新需求,不斷拓展行業應用,尊重業務特點、優化操作界面、創新應用場景,摒除工程師思維和公司化思維,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經濟等提供務實管用、方便友好的應用系統,並不斷沉澱數據、促進業務協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這棵大樹持續健康生長。

5、服務、陪伴與呵護——“人”

作為一個有機生命體,新型智慧城市不是一次性交鑰匙工程,絕不能隻有建設,無人維護和運營。新型智慧城市由人決策、靠人培養、給人使用,新型智慧城市關鍵在人。作為新型智慧城市的決策者,各級領導干部要把握信息時代的特征,遵循信息時代的規律,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用“數”意識、執“網”能力和操作水平。以往“重建設輕運營”的傳統模式必須摒棄,智慧“爛尾”必須杜絕。同時,要制定出台規范的行業白皮書,為新型智慧城市中治理、民生、產業三個立足點提供標准。此外,新型智慧城市還要擺脫對財政的依賴,實現資本良性循環,需要集政府、企業等多方之力,一起呵護,共同培養。

新華三打造成都高新區城市數字大腦,形成智慧治理格局

在重視上述新型智慧城市成長的五個通用條件之余,我們還要關注現實中不同發展水平的差異化。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中國城市化2.0: 超級都市圈》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升至75%。因此,除致力於新型智慧城市探索,我們還需要結合鄉鎮鄉村等不同地區的發展實際,科學匹配出屬於他們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最終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智慧之果。我始終認為,當所有人投身於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也必須惠及到所有人。相信這也是對“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積極響應。

當前,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勢頭強勁,但遠未達到上限,尤其中國城市大洗牌,新型智慧城市有望在“十四五”呈現出“百舸爭流”之勢。然而,我必須再次強調,新型智慧城市是“長”出來的,不是“建”出來的。在越來越多城市高水平開放,高效率和高質量發展中,希望通過政府、企業等各方共同參與,長期運營,讓新型智慧城市早日長成參天大樹,並匯聚成林、生生不息! (本文作者系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首席執行官)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