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業界:激活市場細胞 提升企業“十四五”發展質量

2021年03月21日17:1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李彤)“數字化、跨界融合是企業發展的必選題”“要統籌發展與安全”“企業創新要與國家戰略結合”。在日前中新經緯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天眼查舉行的“第七屆財經中國V論壇”上,參會嘉賓圍繞“‘十四五’:未來的企業”主題表示,國家大計帶來機遇,中國企業需要深刻認識當前全球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變局”,在前期發展的基礎上積極謀劃轉型變革。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細胞的優劣影響著國民經濟的質量。”在會議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表示,過去的一年多來,國家層面出台了一系列聚焦企業針對性更強的舉措,把企業發展放在了經濟社會發展更重要的位置。

以減稅降費為例,高培勇說,以往減稅降費針對性沒有這麼強,因為不管給誰減、給誰降,都是在增加企業、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增加消費。但2020年以來,特別指出了減稅降費主要減的是涉企稅費,這有著深遠的意義。

“在實施過程中,社會上也有呼吁要減企業所得稅,而最終重點落在了流轉性稅費上,減降的重點是增值稅和社保費。這兩個稅費處在企業成本核算環節,而不是在利潤分配環節,這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保’和‘穩’是從直接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入手。”他說。

邁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對企業發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培勇認為,要把統籌企業發展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以及更為安全的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在全局角度的考量,是具有基礎意義的判斷。”

多位嘉賓表示,企業未來發展面臨著宏觀經濟增長的變化、全球價值鏈再分配格局的變化、科技滲透中技術的變化,企業仍然存在價值創造和抗風險能力不強、發展模式和路徑不新、機制體制活力不足等現狀。

企業如何尋找新坐標、發現新路徑、培育新活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創新是企業下一步發展的重要路徑,要將企業微觀主體的創新,與國家宏觀策略有效結合。

“什麼是創新?在哪裡創新?怎樣參與創新?在哪些領域創新?這些都是企業參與創新發展,需要思考的話題。”趙萍認為,對國家而言,要在基礎技術研發上有突破,打好核心技術的攻堅戰,解決好“卡脖子”的問題。對企業而言,要把企業擺在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

趙萍說,企業要獲得更多創新要素的聚集,可以關注北京、上海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區域層級的創新中心和高新區等經濟片區創新中心。

“企業創新要聚焦哪些領域?我認為,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等領域,空間都很廣闊。”趙萍認為,圍繞產業鏈條的上下游,開展融通創新,也是發展的重要方向。

對於如何提高企業在產業鏈上的核心價值,中國銀行原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李禮輝表示,我國制造業具有全球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具有全球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具備發展的基礎和核心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價值貢獻正趨於均衡。產業鏈中游的生產制造商依靠上游的研發設計,更加深入理解、把握和響應市場﹔更多的下游銷售、服務企業,廣泛開拓市場,推動和引導需求。”李禮輝說,產業鏈結構性、趨勢性的變化,未來可能成為定勢,並進一步強化,這也是企業發展要把握的機遇。

如何搭上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快車”,助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跨境產業互聯網平台大龍網董事長馮劍峰說,外貿行業正與數字經濟有更加緊密的結合,更多的外貿企業享受到了技術紅利,提高了外貿效率。除了對訂單的需求外,外貿企業對於金融服務、海外倉儲、產品標准、商務談判等,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通過產業互聯網,能夠實現對行業發展的賦能,提供產業化服務,不再是單向承接外貿訂單,而是掌握更多的市場話語權,為產業鏈供應鏈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本身也是企業參與產業鏈發展的機會。”馮劍峰說。

參會嘉賓們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企業的發展,將與世界經濟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共同脈動。中國企業有信心、有擔當、有方法,通過高質量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擴大影響力。

(責編:王仁宏、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