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西安浐灞生態區堅持綠色發展、謀求產城融合

生態美 人氣旺 產業興

本報記者  原韜雄
2021年04月13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銀塘暫歇,軟泥留印,蒲葦藏身……這個時節,在陝西西安浐灞生態區邂逅悠閑覓食的鳥兒,已變得再尋常不過。

  近年來,浐灞生態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座生態“高顏值”、發展“有朝氣”的產業新城正在逐步建成。

  從生態立區到生態惠民

  “浐灞現在美得很!小江南風光,別人都羨慕!”對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趙香香來說,每天到浐河、灞河河畔散散步,已經成為她的生活習慣之一。

  回憶起當年的灞河,趙香香皺了皺眉頭,擺著手說,“那時候河邊草長得有一人多高,進城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走路加坐車得花大半天時間!”

  近年來,截污、圍湖、修堤、增綠,各項生態修復工程持續向前推進。如今,沿著灞河河堤散步,但見碧波蕩漾、綠蔭成片。

  在河流治理過程中,浐灞巧用沙坑、引水造湖開辟生態公園,點點水面如散落的珍珠般點綴在浐河、灞河沿岸﹔聚攏建筑垃圾,覆土為山制造水中小島,描繪出一片湖光山色的畫境。同時,採取順勢而為的方式治河興水,將西安的東部變成“綠寶盆”,重現了浐灞美景,建起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新城。

  如今,浐灞吃上了生態飯,不僅有產業支撐,還有培訓做助力,大量一線工作崗位,讓大伙干勁十足﹔交通、教育、醫療等生活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健全,優質的公共配套服務,又引來更多年輕人在此扎根奮斗。

  建機制才能管長遠。“十三五”時期,西安浐灞生態區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000億元,探索城市化的新路徑,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齊頭並進,逐漸實現了從“生態立區”到“生態發展”,再到“生態惠民”的綠色跨越。

  從生態留白到山水畫卷

  無人機飛過彩虹橋,短視頻博主小姜又來採集新的素材了,“我的第一條走紅視頻就是在這兒拍的,算是夢開始的地方!”對他來說,分享浐灞美景,既有趣又有意義。

  在他的鏡頭下,寫生的學生相互切磋交流,慢跑者輕快前進,這裡的美景早已融入百姓生活。

  為何浐灞人氣旺?“我想象的美好,在這裡都能找到。”正如定居於此的張志蘭所言,不同人能找尋到不同的快樂。

  此番景象,得益於“生態留白”。17年前立區之初,西安浐灞生態區就像一張白紙,如何“作畫”?浐灞的思路是將“留白”作為基調貫穿始終,在城市建設中留有回旋空間。

  西安浐灞生態區在建設初期就做好戰略引導,避免盲目招商,嚴格遵守生態區的相關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西安浐灞生態區綻放世界園林園藝之美,100多個國內外城市和機構紛紛參展,上千萬國內外游客見証了西安的文化魅力和浐灞的生態崛起。

  自此,秉持“留白”的發展理念,當地建成西安世博園、西安浐灞國家濕地公園等六大生態公園,區內水域面積達1200公頃,綠化面積1000萬平方米﹔建成西安城區面積最大的濕地景觀區和生態帶,形成連接秦嶺與渭河、貫穿西安東部的重要生態廊道﹔按照建設“生態公園+世界級演藝”文旅平台的思路,傾力打造西安宋城演藝等文旅品牌,探索出一條具有浐灞特色的生態產業之路……

  登上西安世博園裡的長安塔,極目四望,灞河如玉帶一般閃著粼粼波光。兩岸滿目青翠、水木相映,如同一個會呼吸的生態大公園。“留白”為城市建設留出了遼闊的天際線,也成就了一幅“流動山水畫卷”。

  從水岸景觀到水岸經濟

  “留白”不是停滯,能否把握好“留白”的分寸,考驗著把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辯証關系的智慧。

  在取舍之間,西安浐灞生態區闖出了一片產業發展新天地,實現了“水岸景觀”向“水岸經濟”的轉化升級,形成了集顏值與產值於一身的水岸經濟帶。

  西安浐灞生態區是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歐亞經濟論壇每兩年在這裡舉辦一屆,已成為歐亞各國深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2020年3月底,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建成投用,這個充滿現代、時尚特色的建筑,不僅成為西部會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西安的城市新地標﹔與此同時,當地的生態環境優勢,吸引了10余家高品質酒店,在浐河、灞河沿岸形成高品質濱河酒店群……如今,“會展+”已成為西安浐灞生態區的金字招牌。

  生態含綠,就是發展含金。在西安浐灞生態區,多年厚積的生態基礎正逐步轉化為經濟動能,產業低碳化、融合化、集聚化效應已逐漸顯現,發展后勁十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13日 14 版)

(責編:李源、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