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金融風險“掃描預警”不可少

郭子源
2021年07月23日08:22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金融風險“掃描預警”不可少

  7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明顯,人民銀行、國務院金融委多次強化風險提示,穩定市場預期,並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准備金率,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

  筆者認為,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當下,我們要居安思危,對金融風險進行全方位“掃描預警”,堅決維護股市、債市、匯市平穩運行。

  之所以強調金融風險“預警”,這與金融風險的隱匿性、外溢性有關。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紛紛推出了經濟刺激計劃,財政、貨幣政策“雙寬鬆”,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價格普遍上漲,股票市場甚至達到創紀錄水平。面對這一“開閘泄洪”行為產生的外溢效應,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加以應對。近期,美聯儲議息會議紀要顯示其下一步貨幣政策將往收緊的方向走,有的國家央行已啟動加息,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更需要做好應對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強化宏觀政策應對的同時並沒有“大水漫灌”。2020年,我國經濟率先實現正增長,促進了周邊國家和主要貿易伙伴的經濟復蘇,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世界經濟陷入更大萎縮。

  接下來,應珍惜、鞏固這來之不易的成績,嚴防外溢效應帶來的金融風險,同時全方位“掃描”潛在風險,充分做好預防預警工作。筆者認為,預防預警的核心,是要建設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首先,要強化金融監管協同,對“混業經營、分業監管”予以優化調整。2015年股市劇烈波動帶給市場的一個警示,是金融監管部門不能各自為政。彼時,銀行業、証券業、保險業三家監管機構分立,當某一金融產品多層嵌套、同時涉及以上三個領域時,很容易出現“誰也不管”的窘境,“監管空白”由此產生。此后,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受到高度重視,2017年11月正式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加強監管協調。接下來,應進一步強化綜合監管,從單一的機構監管逐步過渡到功能監管、行為監管,防止出現“監管窪地”。

  其次,要健全金融風險的預防預警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完善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當務之急是,盡快構建宏觀審慎加微觀審慎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防范跨境資本流動風險。此外,還要對銀行體系開展全覆蓋的壓力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推動高風險中小銀行及時補充資本金,應對可能的不良貸款風險。

  最后,要建立高效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一方面,要建立並完善市場化、法治化的金融機構退出機制,尤其對於金融風險外溢性不強的高風險機構,盡可能有序退出。以此前出現嚴重信用風險的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為例,在金融監管部門的聯合接管和指導下,目前二者的風險處置工作已平穩落地。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重大金融風險應急處置辦法,加強金融風險處置的法律保障,尤其是要加強對再貸款資金的使用監督,嚴格地方政府專項借款等公眾資金的使用條件和標准。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