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如何“爬坡躍坎”

人民網記者 趙竹青
2021年09月18日17: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一輛輛外形酷炫、省錢環保的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駛入普通人的生活,成為一種新時尚。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遠期目標牽引下,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在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將如何“爬坡躍坎”?

規劃先行,搶佔發展新機遇

產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超過700萬輛,佔全球的一半以上……從數據中不難看出,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這一全新的賽道上,已經佔據了一部分先機。

這要得益於中國政府早決策、早部署、早行動,在全球范圍率先明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

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2013年,批復建立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20個部門參加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各部門先后推出60余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方政府也結合自身實際出台了500多項配套政策,行業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創新步伐,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此后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十城千輛”“私人消費試點”示范應用工程,到出台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政策,我國新能源汽車逐步由公共領域向私人領域擴展,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產業鏈上下游實現了有效貫通。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20%左右”的產業發展目標,為產業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探索不停,規模質量實現“雙提升”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應用正在全面加緊推動。去年以來,工信部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聯合財政部、商務部等多部門一道,通過完善財政補貼、免征購置稅、綜合獎補等政策措施,積極促進汽車消費。同時,通過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工程、高質量發展專項、搭建跨行業協同創新平台等一系列行動,支持行業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核心技術攻關。為全面支撐產業發展,工信部累計制定發布《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標准150余項。

在各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呈現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勢頭,產銷規模再創新高。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再創紀錄,單月產銷首次突破30萬輛。市場滲透率從2020年的5%左右,迅速攀升至接近14%的水平。

這其中不可忽視的,是中國品牌展現出的蓬勃生命力。今年1至7月,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達到2.5倍,比市場總體高0.5倍。部分高端車型達到月銷一萬輛水平。

市場數據飛速增長的背后,技術研發也在“快馬加鞭”。在創新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質量發展專項等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業鏈不斷迭代優化,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接近270瓦時/公斤、售價0.7元/瓦時以下,分別較2012年提高2倍以上、下降80%以上。

今年以來,創新成果更是集中出爐:快充技術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增加200公裡﹔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超過160瓦時/公斤並取得產業化突破﹔多家企業推出不會熱擴散的電池包……

統籌施策,共推行業健康發展

放眼全球,各國的汽車電動化轉型都在提速。美國計劃2030年新銷售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中電動汽車的比例達到50%,歐盟要求2025年、2030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碳排放較2021年分別減少15%和37.5%,不少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禁售傳統燃油汽車的時間表。

9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言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新問題新挑戰,需要認真研究解決。這些挑戰包括: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產業發展提出要求,疫情沖擊對產業鏈安全提出新挑戰,以及新能源汽車自身存在的技術、成本、配套環境等自身短板。

為了更好地應對挑戰,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與相關部門一道,加強統籌、綜合施策,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工作統籌協同。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鋰、鈷、鎳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要。

二是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

三是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加快車用芯片、操作系統等研發和產業化,協同推進單車智能、智慧道路、通信網絡、雲控技術發展,加快構建互融共生、分工合作的產業生態。

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支持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推動中國品牌向上發展,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監管,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暢通,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責編:趙竹青、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