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輛磁浮空軌列車武漢下線 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3項

12月14日,國內首輛磁浮空軌列車“興國號”在武漢下線,將用於江西興國永磁磁浮技術工程示范線。
空軌,即懸挂式“空中列車”,具有造價低、佔地少、視野開闊,與行人、機動車互不干擾等優勢,可用於連接旅游景點、商業區、科技園區等地。
“興國號”列車由江西理工大學、中鐵工業旗下中鐵科工集團聯合研制,是世界上首次將永磁懸浮技術應用於空軌車輛。
江西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興國號”具有節能環保、非接觸式牽引、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噪音低等特點。研發過程中,學校聯合中鐵科工集團成功攻克了懸浮架結構、導向結構、直線電機牽引驅動、基礎制動等技術難題,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相比傳統輪式空軌列車,永磁懸浮列車不用依靠橡膠輪子行駛,永久磁鐵與軌道相斥並保持在槽口中線保持懸浮狀態,電磁導向可實現零摩擦運行,機械向能接近零摩擦,僅需電機驅動即可運行。目前,國內在建空軌項目均採用輪式空軌列車。
該列車總體設計體現出著名將軍縣的紅色文化基因,被譽為“紅軌”,頭部兩側56顆五角星,代表著56位共和國的開國將軍,熊熊燃燒的火炬代表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鐵科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內第一條永磁懸浮技術的應用示范,兼具科研創新性、挑戰性和示范性,項目順利推進將推動江西當地稀土永磁產業鏈、紅色旅游和我國空軌產業發展。
線路設計單位中鐵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興國永磁磁浮技術工程示范線全長878米,2車輛編組,定編88人,設計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120公裡,可實現自動駕駛。
據悉,中國中鐵科工集團已完全掌握空軌系統成套技術,在武漢建立的試驗線已安全平穩運行7000公裡,申請國家專利100余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23項,並參與制定了行業標准《懸挂式單軌交通技術標准》,2020年底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保障重點民生物資運輸 交通運輸部加強進京道路客運遠端防控
-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王連香)日前,記者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元旦春節將至,交通運輸部加強重點時段部署安排,印發了《關於統籌做好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點時段疫情防控與運輸服務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綜合研判客流特點,細化運輸組織方案,強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全力做好重點時段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工作。 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周旻表示,交通運輸部加強道路客運遠端防控,對存在14日內有1例及以上感染者的縣(區、市)和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區、市)旅居史的人員,按有關規定暫不提供進京道路客運服務,督促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經營者嚴格查驗進京人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對離開陸路邊境口岸城市人員,要求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經營者嚴格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加強重點民生物資運輸保障,全力做好煤炭、天然氣、疫苗等重點物資運輸,確保各地群眾安全舒心過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