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便利店借外賣復蘇:實體零售模式需要 更多數字化創新

2022年07月02日08:26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便利店借外賣復蘇:實體零售模式需要 更多數字化創新

  據《人民日報》報道,近年來,隨著我國商貿流通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末端配送也持續創新和優化,在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發展過程中,催生出即時配送新模式,給消費者帶來新體驗。

  即時配送是消費者通過線上交易平台下單,線下實體零售商線上接單后執行配送的一種零售服務方式。一般情況下,即時配送能在30分鐘至60分鐘內,完成從用戶下單到揀貨打包再到商品配送的整個流程。

  即時零售從送餐飲到送百貨,背后是疫情防控催生的民生保供需要。近半年來,受奧密克戎疫情影響,不少城市對公共場所人員流動展開了管控。在此背景下,人們對米、面、糧、油等原本可以通過社區商超解決的即時需求變得難於觸達。與此同時,各中小商超也因為與顧客常態連接的斷開而遭遇現金流危機。在需求與供給端兩廂推動下,“本地門店+外賣配送”的即時零售模式應運而生,而在疫情管控逐步解除后,這一模式也逐漸成為了實體門店拓展銷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美團平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商超百貨等各類實體零售門店線上訂單額增長了70%,社區百貨店6月上半個月線上同比增長約45%。從消費者的視角看,即時零售助力中國業已成熟的實體零售店形成了區域規模效應,實現了“近距離的便利”。這正是即時零售能夠扎根中國並蔚然成風的重要原因。

  “近距離的便利”是日本知名便利店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提出的理念,受此理念催生和促發,日本形成了極為繁榮的15分鐘生活圈。從促消費的視角看,15分鐘便民生活圈對本地民生經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2021年7月,商務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等11部門印發《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其中提出,“統籌考慮當地電子商務、即時配送等在線商業發展水平,做到實體門店配置與在線商業發展相協調。”揆諸當下,即時零售正是實體門店與在線商業協調發展的重要案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外賣配送,已經從生鮮蔬菜、面包飲料等擴大覆蓋到電子產品、日化美妝等品類,消費者與商品的時間距離已縮小至盞茶之間。越來越短的時空距離中,醞釀著更高黏性、更持久的經濟潛力。

  與日本等國家不同,中國的社區便利店等業態仍然是普通百姓的基礎謀生途徑,並未形成便利店巨頭一統天下的局面。普通社區百貨店資金、技術相對薄弱,因此,中國難以走資本化集約化的路線來發展“15分鐘生活圈”,相反,借助即時零售、電子商務等手段來拓寬經營服務范圍,便成為了更符合現實情況的數字化創新。

  上述《人民日報》報道援引的便利店案例顯示,疫情期間,便利店通過上線外賣平台,把流量轉化為銷量,意外拓寬了經營服務范圍。可以設想的是,如果城市區域中的分散化、原子化的便利店通過即時零售形成城市生活圈的零售網絡,城市的消費需求必然會有新的一輪增長。

  在實體經濟平穩復蘇的當下,即時零售的深層價值仍有待進一步挖掘。作為數字零售領域第一次出現的線下線上同步共振的新消費模式,即時零售植根於中國實體經濟的成熟生態中,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繁榮,未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必將更富生命力。

(責編:楊曦、李楠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