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科研管理改革多措並舉,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

激勵青年人才挑大梁(科技自立自強)

本報記者  喻思南
2022年08月10日06: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減負行動3.0)。此次行動聚焦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的嶄露頭角機會少、起步成長通道窄、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問題,推動減負行動效果持續深化,保障青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用於科研工作。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39歲以下的科技人力資源佔比達78.39%。青年時期是科研的黃金階段,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近日,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以下簡稱“減負行動3.0”)。

  拓寬成長通道,讓優秀青年科研人員嶄露頭角

  如今已是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副研究員的武恩秀,去年7月在天津大學拿到博士學位。那時,當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申請已經截止。沒有資助,研究就進行不下去。正當犯愁時,天津大學的自主創新基金以及他所在實驗室的開放基金項目雪中送炭。武恩秀研究的是新型二維半導體器件,經過一年探索,他不僅在該領域取得不少突破,還在物聯網前沿領域部署了課題。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副司長湯富強介紹,為制定減負行動3.0,科技部組織了專題調研,了解一線青年科研人員的訴求。調研顯示,科研資助的機會少、穩定性差,缺乏穩定資助,難以聚焦某一方向開展長周期的深耕研究,是青年科研人員反映的最普遍問題。

  聚焦起步成長通道窄的問題,減負行動3.0中的“增機會”舉措提出,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門直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用於資助青年科研人員的比例一般不低於50%﹔推動有條件的科研單位設立職業早期青年人才培養專項,對新入科研崗位的博士畢業生、博士后給予不少於5年的非競爭性科研經費支持等。

  由於資歷淺、能証明研究實力的成果少,青年科研人員在與資深科研人員同台競爭中往往處於劣勢。此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已有的面向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專項,資助規模和資助范圍相對有限,嶄露頭角難度大。

  減負行動3.0提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新立項項目明確項目負責人中45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比例不低於50%﹔在中科院新開工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指揮部中,新設立副總師崗位,由45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擔任等。

  武恩秀感慨:“青年教師開始獨立科研,走好第一步是關鍵。減負行動3.0的支持政策,說到了我們心坎裡。”

  優化考核方式,工作日用於科研時間不少於4/5

  激發創新活力,科技管理改革既要善於做“加法”,還要善於做“減法”。

  近一段時間,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徐曉明帶領團隊,將主要精力放在氫燃料電池測試技術研究與設備研制上。日前,測試設備已完成調試,提供給合作客戶使用,在成果轉化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氫燃料電池測試設備研究難度很大,我們能堅持下來,得益於團隊的韌勁,還有相對寬鬆的考核環境。”徐曉明說。

  評價考核壓力大,是青年科研人員集中反映的另一個問題。減負行動3.0提出,合理評價青年科研人員實際工作貢獻,對履行崗位職責、參與的科研工作、發表的高水平論文、成果轉化成效等情況均作為貢獻予以認可,避免僅以有署名的成果作為考核評價依據。

  此外,青年科研人員還面臨著考核評價周期短、過於頻繁等情況。減負行動3.0提出,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杰出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考核評價中建立盡職免予追責機制﹔推動科研單位對青年科研人員減少考核頻次,實行聘期考核、項目周期考核等中長周期考核評價。

  青年科研人員還反映,不必要的事務性工作極大壓縮了科研時間。回應呼聲,減負行動3.0的“保時間”措施提出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於科研的時間不少於4/5﹔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員參加應景性、應酬性活動,列席接待性會議﹔加大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力度,鼓勵科研單位從應屆高校畢業生中聘用科研助理,將青年科研人員從不必要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減負行動3.0還推出“強身心”舉措。包括加強職業生涯啟蒙培訓,配備高水平科研、創業導師﹔推動科研單位定期組織心理咨詢疏導和文體活動,倡導“每天運動1小時”等。

  發放政策紅包,激發青年科研人員創新潛力

  湯富強介紹,減負行動3.0為期1年,分3個階段展開。2022年9月底前,廣泛部署動員,摸排情況,找准卡點堵點﹔2022年12月底前,各部門各地方各單位完成各自層面的措施辦法制修訂出台工作﹔2023年6月底前,各項措施辦法全面付諸實施,減負行動3.0全面落地見效。

  為科研人員減負,多部門近年來密集發出“政策紅包”。

  直指“表格多、報銷繁、檢查多”,以及“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症結,2018年12月,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7項行動,即減負行動1.0。

  瞄准科技成果轉化、科研人員保障激勵、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等方面的不足,政策再次發力。2020年10月,科技部會同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印發《關於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  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的通知》,即減負行動2.0。

  “減負行動1.0、減負行動2.0各項舉措已經取得良好效果,已轉為常態化機制持續推進。”湯富強說。在前兩次行動的基礎上,減負行動3.0進一步聚焦青年科研人員這一群體精准發力。

  減負行動帶來的好處,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醫師、副研究員周成深有體會,“減負行動3.0中的 ‘減考核’‘保時間’等舉措,可以讓青年科研人員沉下心做研究。” 

  “我國的創新實踐証明,青年人才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潛力,能夠挑大梁、當主角。”湯富強表示,接下來,科技部將聯合各部門,推動減負行動3.0扎實落地,讓政策的紅利激發出青年科研人員的創新潛力。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0日 15 版)

(責編:白宇、楊光宇)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