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釋放創新動能 多維度支撐高質量發展

2022年08月31日08:38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釋放創新動能 多維度支撐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放在新發展理念的首要位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立足中國特色,著眼全球發展大勢,把握階段性特征,對新時代科技創新謀篇布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顯示,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成功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創新正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磅礡的動力源泉。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供給

“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這是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今年6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曾如此概括。

“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國家發展到特定階段提出來的。它蘊含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新發展理念中,這五大新發展理念是高質量發展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組組長王曉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王曉明分析,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投入和產出的角度來看,以往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形態更多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形態發展,科技創新、人才、知識產權等要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那麼,科技創新如何支撐高質量發展?

“科技要在產業、企業、區域、重大工程、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著力發揮作用。要發揮科技的滲透性、擴散性、顛覆性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源頭供給、科技支撐和新的成長空間。”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王志剛從科技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助推傳統產業升級、科技支撐重大工程建設、科技提升企業競爭力、科技促進區域創新發展、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等維度闡釋了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驅動產業不斷轉型升級

“產業升級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在王曉明看來,科技創新可以從眾多維度支撐高質量發展,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其中重要維度之一。

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持續20多年的“三橫三縱”技術研發,形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較為完備的創新布局,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

重慶現代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高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核心工業軟件技術的發展和工業軟件應用生態的培育。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產業發展的路徑來看,以輕工業起步,發展到原材料加工、重工業,再發展到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等,產業發展越來越需要科技的支撐。”王曉明說。

王曉明分析,過去十年,中國下大力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這些產業均屬於技術驅動型產業,更加要求科技創新與產業的結合。

據統計,十年來,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4.9萬家增加到2021年的33萬家,上交稅額由2012年的0.8萬億,增加到2021年的2.3萬億。

“十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顯著成績,很好地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而這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作用。”王曉明說。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展數字經濟。”

“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繼續將十年來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實現集群化發展、生態化發展,並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而未來產業肯定是需要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源頭性技術來支撐的。”王曉明說,這意味著我國進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新階段。

為重塑新產業鏈助力

“現在,全國都在復工復產,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再簡單重復過去的模式,而應該努力重塑新的產業鏈,全面加大科技創新和進口替代力度,這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指出。

科技創新如何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塑新的產業鏈?

“由於基礎薄弱,在全球分工體系中,我們曾經整體上被壓制在產業鏈的中低端,依靠勞動力、資源甚至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的增長。”王曉明分析說,我們需要不斷積累,逐漸從產業鏈的低端向高端發展。如今,我們在產業鏈低端的積累階段差不多結束,現在處於往產業鏈高端躍升發展的階段,換句話說,就是需要依賴更多高端要素,靠科技創新來驅動發展的階段。

王曉明告訴記者,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十四五”規化綱要提出了“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產業基礎高級化包含基礎原材料、基礎元器件、基礎工藝、基礎技術、基礎軟件等產業的“強基工程”。因為這些基礎領域正是我們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一些關鍵的技術、工藝、原材料,大多源於這些基礎領域。

“這就亟須通過產業強基和產業高精尖化,來為產業發展賦能。”王曉明說。

王曉明進一步分析,產業鏈的現代化體現在產業鏈所應用的技術、組織方式和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而產業鏈越往高端去升級,就越依賴知識、科技、人才等要素,越需要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協同起來,實現科技和產業融合發展。

高鈺以工業軟件技術和產業的協同發展舉例說,工業軟件在應用過程中促進產業的發展,同時工業軟件隻有扎根於產業應用的過程中才能不斷升級迭代。

應對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

“我們在往產業鏈高端躍升的過程中,競爭環境將更加嚴峻。”談到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王曉明分析,原先的全球化以合作為主導,而如今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興起,科技產業競爭日益激烈。

王曉明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在能堅持全球化的領域,盡可能堅持全球化。比如汽車產業是全球設計、全球採購、全球生產、全球銷售的,我們國家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正在逐步增強,要利用好全球化大市場。

高鈺也給出類似觀點。她認為在推進自主創新的過程中,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不能閉門造車,在市場應用中不斷擴大、深化技術和產業根基,逐漸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而在一些前沿技術領域,王曉明指出,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對產業有支撐作用的關鍵核心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責編:趙竹青、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