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寧寧協作”:從牽手到擁抱的深情畫卷

本報記者 萬瑪加 王雯靜 本報通訊員 張浩
2023年01月14日08:3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牦牛肉、藏羊肉、枸杞、青稞、冷水魚……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華潤蘇果超市,來自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的農特產品在專櫃整齊擺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購買。

   青海的農特產品,擺上了2000公裡之外江蘇超市的專櫃,這離不開江蘇援青干部的努力付出。

   2016年7月,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后,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由江蘇省對口幫扶青海省。自此,南京和西寧攜手同行,走過了脫貧攻堅,全面開啟鄉村振興。

   人才交流、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消費幫扶……南京-西寧東西部協作工作,在各個領域開花結果,“寧寧協作”的強勁東風,吹遍高原大地。

  “組團式”服務破解人才困境

   人才,是制約高原欠發達地區的因素之一。如何為青海鄉村振興工作持續導入人才,是擺在江蘇援青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題。自開展東西部協作以來,蘇青兩地探索組建新型專家服務團,南京與西寧在“組團式”幫扶上一拍即合,兩地通力協作,通過“一團火”的集中式服務與“滿天星”的分散式長期服務相結合,形成“訂單式+項目化”的運行體系,使專家成為活躍在基層一線的智囊團。

   在西寧市中醫院,援青干部、西寧市中醫院院長司浩看著搬入新址后迅速發展的中醫院十分欣慰:“提升醫療幫扶實效,首先要完善和落實各項制度,我們幫扶團隊參與醫院及所在科室管理,幫助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重點加強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醫院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時,立足西寧所需,發揮組團所能,通過加強幫帶培養激發人才內生動力。”

   在司浩的主持帶領下,西寧市中醫院從優化各科室中西醫特色、開展業務技術培訓,到加強骨干及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再到建立與患者常態化交談機制,了解患者的就醫需求。醫院發展工作的千頭萬緒,因這位援青干部的到來逐漸清晰。

   南京專家人才來西寧,需按照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科學制定人才交流機制。南京農業大學黃明教授幫助湟源地區研發“青海馬牙蠶豆南京味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與湟中區玉拉草莓育苗中心合作,高原草莓種業發展蓬勃﹔南京專家組成農畜產品加工銷售、農產品養殖和農文旅融合產業三個專家組到西寧開展技術指導……“師傅帶徒弟”“團隊帶團隊”的幫扶模式,實現了幫扶與被幫扶“雙向”促進,有效支撐了西寧市本土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也為后續鄉村振興引才引智蹚出一條新通道。

  “造血式”幫扶助力產業發展

   1月,西寧市湟中區西堡鎮生態奶牛養殖基地,屋外寒風凜冽,舍內暖意融融,這是青海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奶牛養殖項目,也是青海省投資體量最大的東西部協作項目。

   這座現代化恆溫牛舍,與青海配建室外運動場的傳統模式不同,採用先進的糞污處理工藝,利用分子膜發酵技術變廢為寶,實現“牧草—奶牛—有機肥—牧草”的有機循環,發展零排放的綠色生態模式。同時,還實施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清潔能源供暖項目,通過綠色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採暖系統,實現牛棚內的恆溫、恆濕、通風、清洗、視頻監控等功能為一體。

   “西堡鎮生態奶牛養殖建設項目中,南京和西寧在方案設計、設備購置、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攻堅高原奶牛養殖技術難題,為項目運營管理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引入湟中區本土企業受托管理和承包養殖項目,通過交叉持股,打通了奶牛養殖的上下游產業鏈,有效保障了聯農帶農成效。”西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商志剛告訴記者。

   從項目的建設到建成后規模化經營,極大地拓寬了周邊群眾的致富渠道。村民不但能通過種植奶牛所需飼草料增加收入,還能實現農閑時在家門口打工,擠奶工、清潔工、維修工……單單在養殖基地打工這一項,就能預計實現人均增加4萬元的收入。

   這只是“寧寧協作”助力西寧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西寧和南京的人才協作與產業發展親密無間,一個個園區蓬勃發展,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據統計,2022年西寧市36個項目涉及協作資金1.356億元已圓滿完成。

  石榴籽在高原緊緊抱在一起

   “這是我和小伙伴們寫的感謝信,還有家裡人親手縫制的鞋墊,希望你們能夠幫忙轉交給史叔叔,我們真的很感謝他對我們的幫助!”這是發生在2022年夏天感人的一幕,來自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民族村的張發蕊小朋友,在南京參加“棲霞 湟中少先隊員手拉手夏令營”活動時,拿出准備已久的禮物。

   2021年12月,南京愛心市民史先生與棲霞區慈善總會簽訂捐款協議,專項用於湟中區“牽手相伴 共同綻放”兒童公益活動,助學幫扶攔隆口鎮民族村10名困難家庭的孩子,張發蕊就是其中之一。

   在“寧寧協作”工作中,兩地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南京市對口幫扶西寧市工作組立足“牽手相伴 共同綻放”工作品牌,關注西寧市各民族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從交流交往、學校教育、社會幫扶等多個維度,深入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民族團結的石榴籽在高原上緊緊抱在一起。

   針對優秀教師缺乏、教學水平同東部地區差距大等痛點難點,南京市對口幫扶西寧市工作組通過每年選派18名優秀中小學教師,在西寧市各農村中小學挂職支教,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各科教師來到高原支教,在各民族學生中撒下了中華文明的知識種子,也收獲了學生們發自內心的喜愛。

   2022年,南京市對口幫扶西寧市工作組通過人才計劃,引進南京市名師團隊擔任西寧市青藏鐵路花園學校、湟源縣第一中學初中部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學校的教育、德育等工作,目標在3年任期內,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南京有情懷,西寧有胸懷。如今,南京、西寧正在積極拓展協作領域,增進各民族情感交流,加快攜手奔小康步伐。我們相信,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東西部協作之花將在三江源頭的青海熱土上持續綻放。”南京市對口幫扶西寧市工作組組長、西寧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博說。

(責編:王震、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