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封面人物:上市公司高管訪談錄

睿昂基因董事長熊慧:基因檢測積極賦能精准醫療惠及百姓

人民網 黃盛
2023年03月24日11: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推薦語:

為更好發揮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宣傳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成效的窗口作用,展現上市公司“關鍵少數”思想魅力,中上協聯合人民網共同開設了《封面人物:上市公司高管訪談錄》欄目,邀請中上協會員單位主要負責人,暢談上市公司“掌門人”的經驗與思考,共同探索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本期《封面人物》欄目邀請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熊慧進行訪談。睿昂基因成立於2012年,專注於腫瘤的精准診斷,通過基因檢測,實現癌症的早期發現、良惡性判斷、治療方案選擇、復發監測。

2022年中國癌症中心曾公布過中國癌症發病相關情況。據了解,2016年中國癌症新發病例約406.4萬例,新發癌症死亡241.35萬例。在癌症診療方面,我國面臨著嚴峻挑戰。睿昂基因本著“讓更多人免受腫瘤傷害”為經營使命,長期致力於研究如何發現和戰勝癌症。希望通過科學的診療體系和過硬的診療技術,讓患者可以得益於、用得起精准醫療。

為了能夠當天往返京滬錄制訪談,睿昂基因董事長、總經理熊慧坐上了早班高鐵,這段時間她正與合作伙伴籌劃如何用基因檢測配合抗腫瘤新藥的臨床試驗。

在四個多小時的車程中,她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讓精准醫療更廣泛覆蓋基層患者?”“后疫情時代,體外診斷試劑行業路向何方”的話題。

坐在《封面人物》的演播廳裡,主持人與嘉賓也從這些話題開始的探討。熊慧表示,基因檢測在癌症早期發現、判斷良惡性、選擇治療方案、復發監測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新興智能技術的應用,基因檢測在提高精准度、降低成本、保護隱私上起到了推動作用,加快了精准醫療服務基層患者的效率。

基因檢測行業進入整合期

睿昂基因董事長、總經理熊慧(左)做客《封面人物:上市公司高管訪談錄》欄目。陳曉東 攝

“人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與基因檢測相關的發展目標有不少。在熊慧看來,正是這些既定目標,推動著當下基因檢測行業進入深度整合期。

“基因檢測正成為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和延長癌症生存時間的重要工具。”熊慧分析說,基因檢測是精准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推動行業進入整合期的背后因素,在新興技術方面,例如二代測序技術將基因檢測的成本大大降低,數字PCR技術將基因檢測的靈敏度大大提升,打開了腫瘤早篩早診的藍海市場﹔在應用場景方面,大數據與生物醫藥領域不斷融合發展,未來將涌現出更多創新型大數據應用場景,全方位加快藥物研發速度,完善腫瘤和罕見病等診治閉環,實現精准預防和治療。

“與國際同行相比,我國在基因診斷方面與全球保持了同步發展的態勢。我國人口基數龐大,醫院體系完整,檢驗體系和臨床體系都在醫院內,這些對於研究提供了較好的保障。”她說。

基因檢測產業的發展,尚需要多個環節共同發力。熊慧認為,在政策層面,希望進一步出台促進體外診斷試劑和設備發展的政策,涉及加快產品注冊、院內試劑使用的配套等內容﹔在人才培養層面,希望教育機構為科研單位、企業、實驗室、醫院等提供高質量人才。同時,各機構與企業要嚴格做好內控,在產品研發、生產、臨床使用過程中,都要有質量控制制度和較強的執行力度。加大宣傳與引導,讓公眾客觀認識個性化精准醫療的價值與作用。

深挖技術“護城河”

睿昂基因董事長、總經理熊慧做客《封面人物:上市公司高管訪談錄》欄目。陳曉東 攝

重大疾病的早診早治,是基因檢測行業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方向。有業內人士表示,推進重大疾病的早診早治要將“早診”作為前提,將“預防”作為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優點,推動基因檢測機構在腫瘤等重大疾病監測、篩查、管理全過程場景中的落地應用。

在訪談中,熊慧多次提及實現早診早治,離不開重大疾病的監測、篩查、管理體系。在她看來,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智能技術的創新發展,給基因檢測企業提供了打造技術“護城河”的新契機,也為行業推進重大疾病早診早治帶來了新機遇。

“新興智能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准確地分析和解釋基因數據,提高基因檢測的精度和效率。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在數據中自動發現模式和趨勢,並預測患病風險,幫助醫生更快、更准確地診斷疾病。同時幫助研究人員更快地發現新的治療方法。”熊慧說,通過基因檢測推進重大疾病早防早治的過程中,隱私保護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加密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等可以實現基因數據的安全存儲和共享,保護個人基因數據的安全性。

“成為一家基因檢測企業,是有從業技術‘門檻’的。如果沒有自主研發能力,那隻能是單純地提供實驗室檢測服務。”熊慧說,盡管疫情期間檢測服務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但在后疫情階段,誰筑起了“護城河”,誰又在“裸泳”,大潮過后高下自判。

對於如何站穩風口,熊慧認為,要儲備研發人才,緊跟最先進的醫療診斷新技術,與臨床醫生、病理醫生和藥廠展開緊密科研合作,讓研發部門能夠清楚掌握臨床一線未滿足的需求,將醫療診斷新技術和新方法第一時間開展在臨床試驗研究中。 

“這些都是我們賦能到基層醫療市場、惠及更多大眾的基礎。我相信,中國的基因檢測行業將給越來越多的患者帶來高品質生活的新希望。”她說。(實習生齊孟莎對此文亦有貢獻)

往期回顧:

燕京啤酒董事長耿超:找准主攻方向 二次創業“復興燕京”

利亞德李軍:優化新型顯示技術鏈條 把握產業發展新機遇

山東黃金滿慎剛:創新驅動打造智慧礦山 綠色低碳推動轉型發展

(責編:王仁宏、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