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會客廳·兩會時刻

共謀鄉村振興大計:因地制宜推建設 深入探索致富路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2024年03月10日14:31   來源:人民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積極獻言獻策,提出了寶貴建議。同時,各地積極開展鄉村振興新實踐,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動力。

在人民網《人民會客廳·兩會時刻》系列訪談欄目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亞北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秀芬,住房城鄉建設部幫扶辦公室主任、村鎮建設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原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辦公室主任魏玉棟,以及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縣委書記華關,就“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實踐新思路”主題深入探討,建言推動農村振興的創新方法和舉措。

改革創新讓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記者觀察到,無論是大會發言還是小組討論,代表委員們普遍聚焦“改革創新”這一重要議題。嘉賓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改革的最基本動力源自一線,生動的實踐和探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黃秀芬表示,在今年兩會上,她帶來的建議與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的創新性改革緊密相關。她認為,物流、電商和大數據資源對優質農產品流通領域有重要推動作用。這些創新手段不僅能夠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還能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要讓農民做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這也與改善農民生活這一鄉村建設的初衷一致。”董紅梅表示,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關鍵是要充分關注和滿足農民的合理需求。以協助農民發展“土特產”產業鏈為例,她建議,結合地方特色和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集群,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產業鏈的延伸、完善和強化,增加農民收入,走向共同富裕。

近期,中央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動鄉村振興的深化改革措施。魏玉棟認為,“啟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這一措施為農民提供了長期穩定的保障。對於將集體資產由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轉移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下實行稅收減免的舉措,可有力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深化耕地佔補平衡制度改革,由“以佔定補”到“以補定佔”,為耕地提供了更好保護,確保土地資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鄉村振興改革舉措的實際效果,需要通過基層實踐進行檢驗。華關表示,始興縣致力於推動農業與鄉村現代化進程,並採取了多項積極舉措。其中,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是關鍵一步,始興塑造了“張九齡宰相粉”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並且創新性地構建了生態產品轉化模式,即“1+1+1+N”路徑,打造了快樂東方始興全域旅游休閑度假村。

華關介紹,這些舉措可概括為三點:首先是擴大規模和創立品牌,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其次是延伸產業鏈和提高產品附加值,旨在升級產品和服務﹔三是重視資源整合與優化,以提升整體效率和效益。這些舉措的實施,為當地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老鄉賢凝聚鄉村振興新力量

“若能在物流領域實現生產力的革新,進而降低運營成本,農民的增收空間將得到拓寬。”黃秀芬表示,她提出的這一建議,是基於韶關地區高昂物流費用問題而來的。“希望能為粵北山區、湖南、江西的優質農產品插上物流、電商‘翅膀’,飛進大灣區、飛向全世界。”

在推進鄉村發展的進程中,除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和先進技術,讓扎根鄉村的傳統文化“活起來”也同樣重要。董紅梅表示,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保護為先,以利用為基,以傳承為本。在保護層面,董紅梅說,“我們在全國進行了6次調查認定,把有重要保護價值的8155個傳統村落列入了國家級保護名錄,實施了挂牌保護,讓傳統建筑等有形的文化遺產得以活化利用,讓農事節氣等無形的農耕文明優秀遺產活態延綿。”她提出,要緊密聯系當地實際,結合傳統文化和技藝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吸引原鄉民留村,並鼓勵新鄉賢回村,吸引新村民進村,以確保中華優秀的農耕文明和傳統文化得以持續發展和傳承。

2024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魏玉棟認為,近期中央文件關於鄉村規劃有一些新論述,這些論述有四個特點:首先,著重強調了“規劃效能”的重要性。其次,提出可以從“適應鄉村人口變化趨勢”的角度去優化村庄布局、產業結構、公共服務配置,而不是單純強調建設。第三,強化縣域國土空間規劃對城鎮、村庄、產業園區等空間布局的統籌,這有利於糾正部分地區出現的單打獨斗的項目思維。第四,提出要加強村庄規劃編制的“實效性、可操作性和執行約束力”,強化鄉村空間設計和風貌管控。魏玉棟認為,這表明我國的鄉村規劃正在邁過無序的起始階段,進入到更規范、更科學、更合理的新階段。他建議,各地在編制規劃過程中,應比之前更加強調規劃的科學性和落地性,更加重視規劃的指導作用和約束作用。

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有效的治理。華關介紹,始興縣近年來在推進鄉村治理、提升鄉村善治水平方面,主要採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建強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因地制宜培養選拔年輕黨員進入村“兩委”班子,加強村民小組規范化管理﹔二是提振鄉風文明“精氣神”,完善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治理方式,發揮村民自治作用﹔三是織密安全穩定“防護網”,探索建立平安始興建設“543”工作機制,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

“人才+科技”撐起鄉村振興“富民傘”

黃秀芬認為,鄉村振興的核心目標在於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眼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鄉村富民產業。

黃秀芬說,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產品銷售的暢通無阻、品牌建設的穩固提升、產業結構的科學優化、產業發展的持續壯大,以及農民收入的穩步增加。這一體系旨在強化生產與市場兩個方面,使農民不僅成為生產領域的佼佼者,更能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高超的能力。

“在鄉村振興的偉大進程中,農民無疑是核心力量。我們要匯聚各方力量,為農民提供幫助與支持。”在談及人才振興時,董紅梅表示,住房城鄉建設部多年來在全國積極推行“設計下鄉”工作。這項工作旨在引導設計、建筑、文創等領域的人才和杰出團隊深入鄉村,參與鄉村建設,通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提升鄉村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我們已在12個省份建立了駐村駐鎮設計師制度。”董紅梅說,設計人才和鄉村本土人才結合起來,形成了鄉村振興重要的力量。這兩支隊伍各具特色、缺一不可,各美其美,才能實現美美與共,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魏玉棟認為,農戶增收致富是鄉村振興今后的重要著力點。他說:“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了‘以小農戶為基礎’的發展理念,強調要‘聚焦農業生產的關鍵薄弱環節與小農戶’‘加強產業發展與小農戶的緊密聯系’等,這顯示出對小農戶的重視程度在加強。”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在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如何將產業發展成果轉化為農民增收的實效?華關表示,始興縣近年來在聚焦農民增收的同時,積極把握產業振興這一關鍵,堅持產業增值與農民增收並進,從構建機制、搭建平台兩方面入手,全縣強鎮富村公司累計營收6482萬元,鄉村振興車間累計營收達到1.53億元。“接下來,我們還將在建強產業發展平台、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農民技能水平等方面持續發力,讓鄉村產業‘興起來’、產品‘走出去’、農民‘富起來’。”(實習生張藝弛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羅知之、呂騫)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