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河南新鄭,一顆紅棗兩地情
2024年12月31日10:28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上世紀70年代,考古人員在新鄭裴李崗遺址發現了碳化棗核。推測早在七八千年前,這裡便有了棗樹。
如今,棗的“家譜”越來越龐大。在新鄭好想你公司的紅棗博物館,能夠找到有記載的706種紅棗名字。這其中,新鄭常見的灰棗,因肉厚、皮薄、核小、味甜等特點,備受青睞。
“灰棗因棗在成熟變紅之前通體發灰而得名。上世紀90年代起,我們開展援疆工作,把新鄭的灰棗移栽到了新疆。”好想你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每年有上百萬株灰棗樹苗,從新鄭不遠萬裡落戶南疆。
一顆棗,兩地情。成功嫁接的灰棗,在新疆氣候下,產量、品質都有了進一步提升,也帶動當地棗農增收致富。
紅棗博物館陳列的各類紅棗樣本。張文豪 攝
紅棗博物館數量龐大的紅棗“家譜”。張文豪 攝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