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培训“训”的只是人脉
张鸣 |
2010年07月06日08:40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民营企业的第二代,良莠不齐。优秀的也有,毕业于海外名校,干脆在海外创业者不乏其人,但这样的人往往很低调。日常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往往是开着豪车到处飙车,上娱乐节目耀富的“富二代”。不过,据专门的研究者讲,总的来说,“富二代”不尽如人意者的比例不低。中国人传统的“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还没有被打破。
古代有个故事,说一个富人造屋,房子造好之后,请工匠坐上席,让儿子们坐下面。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说,工匠是造屋的,而儿子们是卖屋的。应该说,老子挣钱儿子败家的中国特色的故事,到今天并没有讲完。作为“富一代”的人们,当然不想在自己的家族里,把这个故事接着讲下去,于是就有了各种名目的“富二代”培训。
有需求就有市场,据说,现在“富二代”培训市场已经很大了。有的地方党校捷足先登,老早就开办了“富二代”培训班,然后各色人等跟上,有的看名头,还比较靠谱,挂靠在名牌大学的名下,虽然细打听无非是继续教育学院。有的则打名人牌,于丹、王立群这样的百家讲坛名师,都成了招徕“富二代”的诱饵,其实能否把这些人请到,还真没准。教的课程,五花八门,有点企业管理知识和儒释道三家精髓,但更多的是如何扎领带、穿袜子的礼仪,有的培训班还组织“富二代”上井冈山。反正不管教什么,都是外面请,请来谁算谁。一个培训班,正经的讲师,只有一个,还兼做收费工作人员。但不管多乱,或者多滥,每个班的收费都不低,少说五六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好在“富二代”连同他们的父母,有点“人傻钱多”的嫌疑,所以引得各方面的苍蝇乱飞。“富一代”好多人出身草根,好多人没受过大学教育,在自己那一行里都是人精,可一谈到教育,就不知所措了。“富二代”培训市场的乱象,就是因为需求大,而明白人少,才有了这副模样。尽管培训班这么乱,据说好些“富二代”都能随遇而安,说是即使学不到什么,也可以借此建立一个人脉关系,认识来自各地的“富二代”,以后接班时,碰到难处,可以互相帮忙。其实,笔者在很多名校的EMBA班上,听学员讲的也是这一套,不期望学到什么,只指望建立一个人脉关系。
其实,“富二代”的接班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既然“富一代”有心让孩子学点什么,而且“富二代”也有心向学,为何不找点明白人,找个靠谱点的学校,花钱请他们办个暑期班之类的培训呢?非要把几万元、几十万元的钱砸进去,只换来认识几个同学的结果,这样的账,我们的民企精英居然算不来,真咄咄怪事。
中国的培训业很早就乱象丛生,但乱象之所以能够延续下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培训的人并不在乎学点什么。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做什么事都以做样子为主,没人来真的,人们也不怎么接受真的。即使上大学,读研究生,很多人也无非冲着文凭而去,培训就更无所谓了。(张鸣)
(责任编辑:聂丛笑) |
相关专题 |
· 评论 观察 |
热图推荐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资本市场热点追踪 |
·武汉塑料内幕交易阴霾压顶 一周内暴跌22% ·王亚伟欲借机隐退? 或为华夏基金股权变更所累 ·7月6日基金净值 ·众多上市公司将分羹西部大开发工程 ·汇金可能出资千亿参与三大行再融资 |
频道精选 |
|||
|
|
||
·中国工人工资将涨一大截 全球股市暴跌是谁惹的祸? ·外汇局接受人民日报独家专访:科学全面看“热钱” ·6岁"娃娃股东"身价近百万 揭秘印度富人的夜生活 ·人物:房价下跌没好处 贪官遭追捕当街扔千万 ·南水北调移民补偿提至16倍 名女艺人陷希尔顿涉黄案 |
[一语惊坛]政府敢跟开发商"女婿"翻脸,俺就信调控! [论坛]财政:收入看大,支出看小·公务员不能加薪,为嘛! [访谈]杨翠芝、黄生留谈郑垧靖·社会学家谈保护孩子 [辩论]凭什么足球误判不能改·人肉搜索侵权须担责任? [博客]温总理为什么不给"面子" 毛泽东10个儿女今何在 [博客]薄熙来谈退休为时尚早 县委书记倒在"情人裙下"? |
无线·手机媒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