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确权颁证试点3年 土地变成“活资产”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人民财经推出《改革答卷》特别栏目,深度报道各项重要改革措施,敬请关注。

    依法有据,公开公正,让农民把土地“装”在兜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权是关键一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而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农地改革、土地流转将成重点。

 
             责任编辑:夏晓伦

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土地情结,在农民心中依然深厚。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基本遵循,赋予农民承包地新的权能,为实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拓展了制度空间,让土地焕发活力,让财富造福农民。2011年7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土地确权试点县。今年初开始,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在全国全面启动,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一证在手,全国各地随便走”

     量地、公示、发证,一纸权证,让农民把地“装进”兜里,成了“活资产”。试点经验推广到方正县全县。到2013年底,方正县土地确权全面完成,2.7万户农民领到了土地“新户口”。
    “确权的成果不但保护了农民土地的承包权益,更是使农民实现了‘一证在手,全国各地随便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外出打工,担心土地流转失地和产生纠纷的问题。”方正县农经总站站长王忠如是说。土地经过确权后,农民可以放心通过转包、互换、出租、以地入股等方式,加速土地流转步伐。
    与王忠的结论一致,方正县副县长林洪涛则给记者举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他表示,土地确权化解了大量因权属不清、农林矛盾、农企矛盾以及农户自行串地、转包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他举例说,伊汉通乡得莫利村涉及500多户、4450亩的经营权权属问题,曾多年被列为省市信访重点案件,这次通过确权得到彻底解决,2014年方正县土地信访案件下降80%。

打造交易平台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记者在投入运行不久的方正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看到,来办理产权交易服务的村民络绎不绝。该服务中心下设3厅(庭)4室,即现场交易大厅、电子交易厅、仲裁庭,立案室、候庭室、档案室、办公室等,设施完备、服务全面,给村民办理产权交易带来极大的便利。
    服务中心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行现场和网上两种方式,进行产权交易流转。同时还开展资产评估、抵押贷款、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此外还会及时受理涉及农村产权交易的来信来访,对各环节产生的矛盾,依法开展纠纷调解仲裁。
    记者在交易大厅采访了刚刚办完贷款的村民李刚,他说:“以前我们贷款,都是要五户联保、三户联保,手续繁琐,贷的钱也不多,但是今年,我用土地确权证贷了10万元,购置了一台收割机,而且三年内免利息,真是太方便了。”

“一纸权证+一个平台”带来什么?

以双城区东官村农民赵波为例
      1、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在交易中心签合同,让他觉得更保险,今年春天加入东官现代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付海维说,现在农户“带地入社”明显增多,合作社流转的1.7万亩土地,“带地入社”的占到了一半。
    2、先进生产力大显身手。合作社的大马力拖拉机下田,土地深松到60厘米,比农民的小四轮深了一倍;玉米密植,一亩能种5000多株,长到3米多还不封顶。今年秋收,平均亩产超过1吨,这在过去不敢想。
    3、金融资本在这里集聚。方正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创建起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农村产权抵押担保、农村产权收储拍卖3个中心,“急时贷”“稻时贷”等金融产品落户方正,2014年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放4.3亿元。

政府做服务,守好政策底线,其他的事交给市场,交给农民

    有人担心,流转会不会大量出现“非粮化”?农民意愿是最好回答。双城水泉合作社理事长王守中说,对于大规模经营户来说,“非粮化”风险太大。合作社经营1.4万亩地,一年光地租就近千万元,种玉米风险低、收入稳,是最佳选择。
  农民把地流转给合作社,赔了咋办?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不少合作社日渐成熟。7年时间,五常市新庄合作社经营规模达到3万亩,社员1.9万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有利益才能紧紧黏在一起。“社员有保底收入,还有二次分红,谁还舍得退社?”农民刘建军说。
  土地确权,多出来的地怎么办?农民的事交给农民管。方正县一些村探索纳入“三资”管理,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入深水区 政策保障是重点

    针对接下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哈尔滨市长宋希斌认为,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争取设立农民互助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业租赁银行试点,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县域开设分支机构、设立村镇银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的金融产品,探索扩大担保物范围。同时,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的工作也正在逐步推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行也必然会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解决进城农民落户问题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积极做好农民职业培训,实现进城农民充分就业,做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是保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一环。

图解
新闻
点击查看图解>>

网友
留言
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