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财经,人民财经特别推出《财经麻辣烫》栏目,用财经的角度解读新闻热点,用简洁的语言为您讲述热点故事。
春节前后,在很多赴日旅游的中国消费者购物清单中,一种具有除臭、冲洗、烘干、抗菌等功能的马桶盖成为新宠。有媒体报道称,在中国旅游团光顾的一些日本电器店中,这种马桶盖已经出现断货现象。事实上,国人在海外的“疯狂”抢购行为早已有之,奶粉、手机、奢侈品等都是国人海外抢购的“挚爱”。本期财经麻辣烫就为您盘点那些国人疯抢过的海外货。(责任编辑:孙阳 王子侯)
2015年的第一个热词或许就是“马桶盖”,这种功能新颖的温水洗净马桶盖让赴日旅游的国人趋之若鹜。在有现货销售的商店里,很多中国消费者基本不问牌子和价格就把这种相当于2000多元人民币的“马桶盖”一扫而空。秋叶原一家大电器店销售人员说:“马桶盖几乎处于断货状态。”
其实,除了马桶盖外,还有很多日本商品会被来自中国的消费者疯抢,这些商品也都各具特色。比如日本很多品牌的电饭锅,由于采用了球形锅体并且四周均匀加热,并且在工作时有轻微的加压,因而使得大米受热均匀,蒸出的米饭无论口感还是味道都比普通底部加热的电饭锅更好。
有媒体估算,春节期间约有45万中国旅客赴日,豪掷1125亿日元(约60亿人民币)。日本《每日新闻》2月22日发表题为《“中国资金”春节期间席卷日本列岛》的文章称,百货店的销售额出乎预料地创新高,日本列岛因“中国资金”而沸腾,但酒店和机场的接待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近年来,苹果手机营销推广的成功让国内“果粉儿”人数激增,几乎每一代新iPhone上市都伴随着国人在海外的抢购。去年9月,苹果公司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智能手机在北美等地区率先上市。据外媒报道,不少中国人通宵排队抢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苹果专卖店大部分都被国人“占领”,甚至发生激烈冲突。
十几名中国黄牛在美国纽黑文一家苹果店外为争购iPhone 6发生打斗,其中3人被捕。同时,在深圳海关,走私iPhone6的招数也是五花八门,一名男子甚至穿3条内裤藏了8部iPhone6。深圳海关5天内就已查获了1800多部手机。
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评论: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装配iPhone送到美国,再由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排队买下送回中国,最后以这两群中国人都出不起的价钱卖给另一群中国人,于是装配工人有工作,排队工人有收入,有钱的买家也交了大笔‘奢侈税’。
去年12月,国际油价的持续暴跌,使得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一夜暴跌了13%,首次突破了60大关,再创历史新低,卢布的暴跌引发的蝴蝶效应众多,当然,国人也没有放过这危机中的机会。
据媒体报道,中国游客以代购土特产的方式把俄罗斯的奢侈品抢购一空,各大奢侈品店挤满了特意前来购物的中国人。身在俄罗斯的一位华人表示,受卢布大幅贬值影响,当地居民抢购生活物资,而整个俄罗斯留学群体都在疯狂扫货和代购,包括Dior、爱马仕等一线奢侈品几乎都是全球最低价。
当然,海外抢购奢侈品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热衷花钱的方式之一,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2013“黄金周”中国境外奢侈品消费统计报告》显示,国庆长假7天,中国内地消费者出境消费奢侈品累计约41亿欧元,如果算上隐形的消费,数字可能会达到65亿欧元。在中国游客的眷顾下,世界各家奢侈品集团和品牌公司都从2010年开始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增长势头。
奶粉同样是国人海外抢购的“香饽饽”,春节前德国法兰克福各大超市中的婴儿奶粉出现了断货,而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的争相抢购。作为全欧洲销量最好的奶粉之一,德国美乐宝公司发言人表示:“如今我们的产量已经达到2013年的2倍,但仍然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需求。”法兰克福的很多超市被迫规定,每位顾客最多只能购买3盒奶粉。
德国北威州小城吕嫩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吕嫩一家以销售化妆品、香水为主的DM超市也面临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危机——货架上所有奶粉类产品都空了。货架上贴着一张告示:“由于需要量过大,每人限购一盒奶粉。如有需要请联系工作人员。”
德国民众普遍认为,超市奶粉严重供不应求和中国人对奶粉的需求大幅增加有分不开的关系。尤其是每年中国春节之前的那段时间,奶粉特别稀缺。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假期长达一周,因此中国人习惯在春节来临之前囤积食物(奶粉)。但实际上,这些奶粉并不是通过德国外贸公司被出口到中国,而是通过代购方式被二次销售。
国内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但这丝毫不影响国人在海外买房的兴致。最近澳大利亚政府准备出招,对外国购房者征税。其目的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是因为中国人大量买房,澳大利亚当地人抱怨住房市场价格过高,把他们挡在门外。澳大利亚人的抱怨,同样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存在。
以澳洲为例,据统计,去年中国买家对澳购房总额飙升了60%,这使中国买家成为澳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单一外国投资者群体。美国的情况类似,数据显示,在截至2014年3月的一年中,美国出售给外国人的房产中,近四分之一落入中国买家手中,总值约220亿美元,比上一年暴增70%多,也让“第二名”的加拿大相形见绌。
同时,中国的富裕私人投资者也开始对海外房地产交易产生了兴趣。仲量联行表示,为了实现投资多样化,寻找股票和债券之外的资产,中国投资者正积极审视房地产市场,尤其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门户城市。仲量联行全球资本市场研究部总监大卫?格林?摩根说,“中国高净值个人的人数以及他们的资产数额,令我们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