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访谈嘉宾:
程 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唐建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地点:北京
时间:2020.5.28
摘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金台圆桌》视频连线专家,共同探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切实降低融资成本”话题。
  •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
  •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精选对话

人民网:

对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健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您有哪些关注的角度和建议?

程实: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要创新的直达实体经济。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灵活适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直达实体经济的真实的需要。也只有通过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方式,才能够实现整个货币政策全局上的灵活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来实现这样一个灵活适度、创新的直达实体经济的目标呢?第一个维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风险的变化来进行灵活适度调整。第二个要点,货币政策需要根据微观需求的变化来进行灵活的调整。第三方面,货币政策的灵活的调整,是需要根据政策搭配的整体的需要来进行全局性安排。

唐建伟:

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我们认为,灵活适度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内外部的复杂经济和金融的环境而言的,也表明当前货币政策选择将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灵活适度也表现在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方面,以更加适应融资的结构性需求,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落地的效率。同时,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我们认为,在增强实体经济融资可得性的同时,要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进一步给实体经济融资带来便利和减负。当然,这种手段仍然是传统工具的组合式的应用。

鲁政委:

今对于直达实体经济这样的金融工具,第一个就是再贷款、再贴现。这就是由央行提供的资金,直接指向的对象,就是小微企业。而且成本可以由央行非常精确的控制。 第二个直达实体经济的,就是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贷款作为抵押品,向央行进行融资。

人民网:

在抗击疫情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及时有力推出多方面的金融政策措施,你最关注的是哪些领域的政策?如何看待实施进展和落地效果?

程实: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比较关注的金融行业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整体性的政策,第二个维度是结构性的政策。从整体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来看,当前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整个中国金融行业的政策的出台和产品的创新是非常的丰富。对于整个中小微企业的整体复工复产都提供了较好的帮助。

唐建伟:

有三个主要政策:第一,通过出台定向降准,多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的利率等政策工具,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负债端的成本。第二,支持商业银行,尤其中小银行通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补充工具来补充资本,以缓解资本的约束。第三,通过下调MLF逆回购等政策利率来引导LPR报价利率的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设定了小微贷款的目标,要求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要高于40%,所以我们可以预计,下一阶段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仍将会进一步地加大。

唐建伟:

第一,通过出台定向降准,多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的利率等政策工具,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负债端的成本。第二,支持商业银行,尤其中小银行通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补充工具来补充资本。第三,通过下调MLF逆回购等政策利率来引导LPR报价利率的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设定了小微贷款的目标,要求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要高于40%,所以我们可以预计,下一阶段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仍将会进一步地加大。

鲁政委:

对于小微企业,我最关心的问题,首先是就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小微企业保住了,就业的问题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在疫情期间,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第一大方面,就是减税降费;第二是降低金融成本。第三是金融支持方面,主要是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以及增加信用贷款比例,拓展政策性的担保,以及大型商业银行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一个普惠性的贷款。这些都在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所面对的冲击。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还有一些政策可以进一步完善。第一,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疫情期间,它不能开工,但是它却需要付出工人的工资,这是导致很多小微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还有第二个,比如说减免房租,租的本身是私营房子,小微企业恐怕也得不到减免房租。第三,很多小微企业都在餐饮、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还没有完全的达到正常的状态。

人民网: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考验,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方面,你认为怎样能更大力度地帮助企业?

程实:

要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短期的和中长期的金融服务匮乏的问题,要从优化金融生态这一关键点着手。只有优化金融生态,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短期困境和长期的困难才能得到从根本上的解决。从行业生态来看,只有通过行业政策引导,让更多有针对性金融机构把更多的长期金融本身的能力建设投入到服务中小微企业上来,我们才能看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整体性的增强、整体性的产业供给的增加和金融服务能力;从整个政策的生态环境来讲,对于中小微企业,需要从整个政策,特别是监管政策的角度来进一步规范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来帮助中小微企业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来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从整个法治的生态环境来讲,保护中小投资者本身的相应权利。

唐建伟:

第一方面,结合小微企业融资具有单笔融资规模小,需求丰富、频繁等特征,加快产品创新的力度,构建以标准化产品为基础,以差异化产品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可以针对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质押物的特点,积极整合税务、工商、海关等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利用大数据,来拓展授信。还可以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探索运用知识产权抵质押等融资方式。第三方面,强化一下线上产品供给,用批量化、线上化的思维发展普惠业务,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降低边际人工成本。

鲁政委:

对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来说,既要解决它的可得性的问题,又要解决融资成本不要太贵的问题。还要解决它的直接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以下三项是比较有效的。第一项,再贷款、再贴现。 第二点,对小微企业的存量贷款,把它转化为累积优先股,只要这个企业不赚钱,你不用还利息,更不用还本金,从开始赚钱之后,才需要逐步把以前的利息逐步清偿, 第三,在LPA的考核当中,增加对于小微企业贷款考核要求。我们看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有提出,大型的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不得低于40%,实际上这一条其实也是比较有效的。

人民网:

在帮助中小微企业的同时,怎样通过科技金融的方式赋能其长期发展能力?

程实: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有几个重要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丰富金融产品的供给,这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是有益的。第二个维度是降低征信的成本,有助于降低整个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整体的产业融资成本。 第三个维度是金融科技,它是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来更好的应对各种类型的风险。第四个维度是金融科技能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广泛、充足的金融咨询的支持。第五个维度,金融科技是有助于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整体的融资成本。

唐建伟:

第一,在金融产品上,商业银行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助力企业从小到大,持续长期发展。第二,在服务方式上,压平在线评估,自动审批等,强化线上服务输出,提高金融服务的服务效率,以及优化服务企业融资的水平。第三,在风险防控方面,通过整合内外部的大数据的信息,发挥数据的风险识别功能,逐步建立全流程、智能化的风控体系,在优化信用风险模型的同时,也提升银行自身的风控能力。

鲁政委:

从第一,无接触。可以加强对他们金融的支持。第二,大数据。第三,无抵押。利用海关、工商、税务,利用海关、公安、税务数据,直接让企业可以在线上融资,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