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小城故事多”

新疆克拉玛依:妩媚多姿似江南

杨明方 周雷刚 章斐然 王艺锭 韩莎莎
2017年01月02日08:0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11月的北疆,朔风凛冽,万木萧条。然而,走在克拉玛依街头,却依然能感受到冰雪覆盖下,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和勃勃的生机。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克拉玛依人把这片曾经“没有草,也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建设成楼宇林立、绿树成荫、快速发展、团结和谐的现代化都市。

“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晚唱。妩媚千姿,可比绿野将萌;风情万种,最是华灯初上。”学者易中天在《克拉玛依赋》中如此盛赞。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1955年10月29日,新疆黑油山附近的一号井位喷出工业油流,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国家一声令下,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前赴后继地奔赴祖国的大西北,投身到石油开采事业中去。1958年5月29日,这座在荒原上平地而起的石油厂区被批准正式建市,并以维吾尔语“黑油”命名,称为克拉玛依。

从此,“克拉玛依人”成了那个年代来这里创业的青年的新称谓,而克拉玛依城的兴衰成了他们共同的命运。

61年艰苦创业,61年沧桑巨变,老中青三代克拉玛依人依戈壁开拓,以石油创业,借互联网转型,接力续写西北石油工业基地的神话和传奇。

创业:一口井,一座城

因油而生,油兴则城兴,油竭则城衰。克拉玛依几乎在诞生之初就经历了兴衰起落的考验。

现年80多岁的王连芳是见证克拉玛依城从无到有的最早建设者之一。1957年,还在学校的他被派到克拉玛依油田的钻井队上实习。

然而,报国青年满怀的一腔热情不久就被泼了冷水。1960年下半年,已经连续3年产量节节攀升并占到全国原油产量40%的克拉玛依油田,突然出现了产量急剧下滑。“60年还是160多万吨,到61年,年产量突然减少到只有106万吨。”王连芳老人回忆道,“一时间,油田上人心惶惶,笼罩了一种悲观的情绪。当时流传一句话,‘油田的青春一去不复返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较早地出现产量不及预期,生产队才得以及时调整,重新考察油层,并完成了从原来的“有油没油,要问钻头”,到“工作岗位在地下,斗争对象是油层”的思想转变。

茫茫戈壁滩上,严寒酷暑、风沙依旧。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围绕考察的打井、勘查、测算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第一代克拉玛依人克服恶劣环境,依靠人力逐项完成。从1961年到1965年,生产队“一边勘查一边建设”,基本完成了吐鲁番盆地西部的地震连片探查任务。

生产队发现,原本认为克拉玛依是均匀分布的砂岩油田,事实上是纵向和横向都不均匀的砾岩油田。这一重要发现推翻了原本地面的采油建设方案。根据油田成窝堆集的地质特点和变化规律,到1965年末,生产队完成了注采配套的100万吨生产能力的调整工作。油田年产量于1963年下探至85.74万吨后又缓慢上升,1965年恢复并稳定在100万吨左右。

产量稳定了,人心就稳住了。如今的克拉玛依油田已是连续14年原油产量稳产在一千万吨以上,“产量创新高”早已不是主要目标。然而,第一代克拉玛依人朴实的报国情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创业精神无形中影响了他们的下一代和新到来的克拉玛依人。时隔40年,围绕新时期石油生产“提质增效”的目标,克拉玛依人再一次打赢了战役,完成了数字化的蜕变。

(责编:袁勃、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