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16:46 來源:人民網-銀行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 魏倩)銀行的信貸正在偏緊,但最近一家經營電氣元件的企業主陳瑤山的心情還算好,剛剛拿到一筆850萬元的貸款。在宏觀經濟疲弱之下,他的公司今年比較順利,規模也翻了一翻。
他稱自己 “算個例,有點運氣”,作為當地小微企業標杆,拿到這筆貸款還是“動用了很多關系”。
“現在銀行額度在收緊,特別是最近這個季度越來越明顯,個人貸款幾乎就沒了,小企業的貸款也在收緊”,陳瑤山告訴人民網記者,嘴上都說支持小微企業,實際是肯定在收。
目前整個市場需求疲軟,工程項目減少,陳瑤山所在的行業今年還採取到北京或者浙江省會集中招標的形式,壓力和挑戰都比較大。
他的狀況昭示了在實體經濟持續疲弱的情況下,銀行業正悄然縮緊信貸,尤其對風險高的企業。以上海為例,第3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654.3億元,較前2個季度平均增量少增361.2億元,同比少增33.3億元。
與之同時,曾經“日均賺18.85億元”銀行暴利時代一去難返。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月初發布報告稱,上半年中國十大上市銀行實現淨利潤5132億元,利潤增速17%,而去年同期為34%,增幅降了1/2。
上周五,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三季度GDP增速為7.4%,創下14個季度以來的新低。接下來的時間,佔國內絕對市場的上市銀行三季度業績報也將密集披露,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等將在下周發布三季報。
多家証券機構和投行發布預估報告認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平均利潤同比增速繼續下滑,三季度單季淨利潤環比下降。
如同衰退的實體經濟,總以靚麗業績報告示人的銀行業,在今年三季度繼續“失色”。
國金証券上周的一份研報預計,上市銀行3 季度單季實現淨利潤2618 億,環比下降4.0%,國有行、股份制和城商行分別同比增長12.6%、27.1%和27.5%。
中金公司預計,上市銀行前三季度盈利增速將保持在17%(中報為18%)。其中,華夏為40%,興業36%,光大35%,民生34%,這幾家增長較快。大銀行中農行為17%、交行為16%,建行為14%,增速較快,基本面仍延續下行趨勢。
三季度下滑的原因,機構歸結於單季淨息差下滑幅度擴大,手續費收入增速繼續放緩,而營業費用季節性上升。盡管利息差是銀行收入主要來源之一,但考慮到經濟衰退帶來的風險,銀行對信貸投放更加謹慎。“銀行對很多行業企業貸款都有限制,現在貸款蠻難的”,一家排名靠前的上市城商行員工告訴記者。
陳瑤山的850萬元是經貸款銀行的省分行審批才拿到。去年,該銀行所在地支行還有500萬的審批權限,今年則被收回至省行,手續也頗為繁雜。
利率市場化也是盈利減弱的原因。評級機構穆迪稱,不考慮下調基准利率的影響,央行近期提高銀行利率彈性的決策將使2012年中資商業銀行的淨利差減少4-6個基點,淨利潤相應減少285億元(45億美元),佔2011年銀行體系淨利潤的3%。
三季度以來,央行多次通過逆回購操作釋放流動性,但實質是偏緊的。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擔心經濟衰退和滯脹,央行在信貸總量投放上是收緊的。
經濟放緩已對銀行的資產質量形成壓力,表現之一則是不良貸款率的上升。
“好多企業動不動就跑路”,上述城商行員工透露,今年當地一家環保企業在好幾家銀行都有貸款,人跑了還有8000多萬收不回來。
早在今年上市銀行中報發布時,一些銀行不良貸款即上升明顯。以上海浦發銀行為例,中期不良貸款余額76.88 億元,較期初增加18.61 億元,增加幅度為31.94%,相較於同類銀行幅度比較明顯。
中金公司預計,全行業三季度新增不良貸款300 億左右,意味著不良貸款余額季度環比增速由一季度的2.4%、二季度的4.2%加速上升至6.6%。“這既體現了上半年逾期貸款大幅增長的滯后效應,也受三季度宏觀經濟維持疲弱態勢的影響”。
也有分析認為不良貸款增加不足以導致銀行業績大幅調整,而對經濟下滑的擔憂始終壓制著銀行估值。自2009年高峰過后銀行股走勢一直偏弱,近期匯金多次出手增持銀行股,被市場視為“護盤”之舉,但作用有限,表現依然疲弱。
相對好點的是中小型銀行表現。從幾份研報看,中小型銀行盈利增速幾乎都在大行的兩倍以上,尤其是城商行,但相較於去年盈利增速也大幅放緩。上述券商人士說,銀行靠規模推進發展的模式肯定持續不了,等明年看就知道了。
企業對明年經濟形勢的判斷也難以把握,陳瑤山坦言“不太敢預估”。他說,“樂觀估計,明年跟今年差不多就算不錯了。今年跟去年差不多,4000到5000萬產值毛利率能做到5%,最好不過10% ,但是扣掉稅費剩下也沒多少”。
![]() |
||||
![]() |
![]() |
![]() |
盤點抗通脹必備10大省錢妙方 |
|
![]() |
![]() |
![]() |
||
![]() |
![]() |
![]() |
![]() |
![]() |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