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金融>>銀行頻道>>銀行人物

銀監會前官員王岩岫:廣義資管規模已超60萬億

孫忠

2015年08月04日14:12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銀監會前官員王岩岫:廣義資管規模已超60萬億

“截至6月末,國內廣義資管規模已超過60萬億,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不過與之對應,資管行業也面臨一些問題和風險。”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前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王岩岫在1日召開的“2015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論壇”上如此表示。

  從“大資管”的角度看,各類金融機構步入“競合式”的發展新格局,推動全社會資產管理規模的擴張。截至2015年上半年,銀行業類金融機構資管規模接近33萬億,國內銀行理財規模已突破18.4萬億元,信托資產管理規模14.4萬億元﹔証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規模也已突破30萬億,其中,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規模7.11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9.05萬億元,証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0.25萬億元,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419億元,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3.89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規模突破11萬億元。

  國內高淨值人群規模不斷擴大和個人財富的加速積累,客戶基礎和市場基礎不斷夯實,客觀上促進了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但目前國內資管行業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王岩岫表示,目前資產管理行業亟須關注業務相關各類風險上升趨勢。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經濟正經歷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部分領域和地區的金融風險正在逐步積累,理財業務特別是“非標”資產面臨的信用風險出現逐步上升的趨勢﹔

  同時,目前金融服務日益融合,各類機構間業務合作使傳統業務邊界變得模糊,多方合作的交叉性金融產品增多,產品結構也日趨復雜,存在跨行業交叉性風險。

  此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仍有待加強。例如,目前銀行理財“重產品、輕客戶”的現象仍普遍存在。

  王岩岫認為,另外一個需要重視的是理財業務需逐步打破“剛性兌付”。

  目前,預期收益率型產品仍佔主流。一方面,客戶認為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即客戶所得實際收益,銀行具有“隱性擔保”職責,應“剛性兌付”﹔另一方面,銀行認為按照協議約定,產品投資風險應“買者自負”,由客戶自己承擔。產品風險承擔主體沒有真正落實,存在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理財業務需要改變當前產品形態,加快發展開放淨值型產品,逐步打破“剛性兌付”

  從國際經驗看,美國、日本的資產管理規模可達GDP的2-3倍,去年我國GDP剛突破60萬億,以此測算,我國的資管行業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王岩岫表示未來資產管理行業需要在多個方面不斷提升。需要將保護投資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資管業務是發展趨勢,保持資管業務健康快速發展,必須建立在對投資人的合法權益有效保護上,避免不正當的銷售和各種違規行為。同時也要不斷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各類機構要以客戶為中心,從以產品銷售為主,逐步過渡到為客戶提供財務規劃與資產配置方案的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同時繼續加強理財產品信息披露,進一步提升產品開發、投資研究和風險管理能力。

  

(責編:羅知之、李海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