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服裝企業存貨達483億元 足夠在市面賣三年--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42家服裝企業存貨達483億元 足夠在市面賣三年

2012年11月26日10:00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42家服裝企業存貨達483億元足夠在市面賣三年

  191億元!“雙十一”的成交額至今令人津津樂道,服裝企業成了這場購物狂歡中最大的贏家。那一天,天貓三個銷售額過億元的品牌有兩家是服裝企業。不過,服裝業內人士並不會為此歡呼。即使把這191億元的功勞都送給“衣服”們,也不能把國內服裝業從高庫存的濃重陰影下拯救出來。

  要命的高庫存,寫在財報中,堆在倉庫裡,喧嘩在鋪天蓋地的促銷牌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

  怎麼辦?打折促銷、加大電商渠道投放、渠道下沉轉投二三線城市……服裝企業紛紛尋找出路。不過,效果卻不容樂觀,“現在需求量下降了,怎麼做促銷也不管用。”獨立鞋服評論人馬崗如此表示。

  財報裡的“庫存”

  上半年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

  翻看上市服裝企業的財報會發現,服裝業哀鴻遍野,高庫存與低利潤如影相隨。

  今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其中存貨最多的是雅戈爾,后面還跟著紅豆股份、美邦服飾、森馬服飾以及李寧,存貨量低於1億元的隻有4家。

  三季度更糟。今年三季度發布業績報告的服裝家紡企業存貨額環比普遍增加,如紅豆股份、際華集團存貨金額分別達39.78億元、34.81億元,較中期規模再度增大。由於第三季度銷售持續放緩,服裝企業的庫存雪球越滾越大。“如果現在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停產,中國人也不用擔心沒有衣服穿”,業內人士統計,現在各企業所有的庫存加起來夠在市面上賣三年。

  現實中的倉庫

  “很多企業的倉庫還堆著三四年前的產品”

  “很多企業的倉庫裡還堆著三四年前生產的產品,其中運動品牌最為明顯”,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服裝業內人士胡海東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尋找新的出路,“我以前的同事曾經代理鴻星爾克,不過他現在去做一個童裝的代理去了。”

  在胡海東看來,服裝業高庫存是多年問題積累的集中爆發,“每年庫存都在增長,壓到一定程度,積累的泡沫集中釋放了。”

  “服裝行業最不值錢的就是庫存”,在業內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對服裝業來說,高庫存不僅會讓企業的資金周轉率下降,在目前儲存和運輸成本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對企業意味著要付出額外的成本,“貨在倉庫裡放著,你去整理貨品也是要成本的”,胡海東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最關鍵的是,存貨時間越長,價值就越小。

  高庫存危機加重的另一佐証是,專門消化庫存公司的活躍。“其實這些清庫存公司就是專門接收尾單的公司”,獨立鞋服評論專家馬崗告訴記者,今年這種清庫存公司比往年任何時候都活躍。

  高庫存的秘密

  “該開的店沒開,甚至關了,前幾年的貨隻得堆在倉庫裡”

  在馬崗看來,服裝行業庫存危機集中爆發有兩個背景。“以前行業處於比較快的發展期,對行業增長速度預計比較樂觀﹔最重要的是,現在整個零售大環境都不好,消費者的消費意願降低,沒有以前那麼敢花錢。”

  胡海東也表示,庫存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隻不過被旺盛的銷售給掩蓋了。可是到了現在,銷售下滑,庫存加大,企業同時還面臨著資金鏈的壓力。“尤其是銀行的銀根收緊后,企業的渠道擴張受到了限制,庫存壓力就開始集中顯現了。”業內人士對此表示。

  “這要放在以前,雖然庫存在增長,但新店也一直在開,反正都能把庫存處理掉。比如去年留下來的貨,到今年就可以消化一部分。可到了今年,問題來了,該開的店沒有開,甚至關了,對企業來說,就是負增長了,前幾年的貨隻得堆在倉庫裡,甚至今年的新貨也馬上面臨庫存的問題。”胡海東對記者表示。

  高庫存陰影揮之不去的另一大因素是服裝行業普遍採用的分銷模式,“大部分服裝企業採用的分銷模式中間環節太多了,從企業到一、二級經銷商,再到零售商,環節越多,庫存量就越大。”馬崗說。 (記者 陳瓊)

(責任編輯:張文婷、賀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