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2日15:48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处长秦洁 (左一) 、审计署教育审计局副局长、审计署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办公室副主任刘星(中)做客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杨翼摄)
相关阅读: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 彭亮)8月2日,审计署发布2012年第34号公告,公布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处长秦洁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频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低保人数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低保的投入力度,提高了保障线。
秦洁表示,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很多情况,需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分析,若单纯从数字看,可能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就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看,我国在确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人群范围时,有一个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如果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这个保障线,就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如果保障线的标准越定得高,纳入范围的人就越多,并不是说贫困的人口越多。
秦洁说,我们以农村低保为例,2005年这个保障线是月人均74.83元,到2011年提高到140.29元,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普遍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保障标准平均增长率比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常说的CPI)的平均上涨幅度高14.02个百分点;2011年国家投入城市和农村低保资金1384.9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36倍。可见,低保人数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低保的投入力度,提高了保障线。此外,在保障人数增加的同时,保障水平也有所提高,如农村低保的月人均补助金额由2005年的28.37元提高到2011年的100.07元,增长了2.5倍。
“近年来,我国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救助标准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得到生活和医疗各方面的救助,这方面的成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秦洁说。
审计署发布社保资金审计结果: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