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门”应反思的岂止招商银行(国金时评)--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拼爹门”应反思的岂止招商银行(国金时评)

程惠建

2012年12月19日07:17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手机看新闻

  日前,一份招商银行济南分行招聘的内部名单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份名单中,部分应聘者“备注”一栏被注明了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某行长亲戚、某领导亲戚等。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证实,网传的“关系名单”属实,为招行“内部资料”。笔者以为,这份因为“员工失误”而曝光的“内部资料”,准确无误地描绘出了目前中国金融业在人才招聘和使用上的一幅“拼图”,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的诸多灰暗面。

  这次网上舆论几乎一面倒地站在了苦逼的考生立场上,对“拼爹”现象吐槽拍砖。金融业界朋友曾透露,银行招人“拼爹”是普遍现象,尤其是一线柜面员工那更是得“拼爹”。问题在于,为何是金融机构招聘出现“拼爹”,而不是建筑企业招泥瓦工时“拼爹”,也不是纺织企业招挡车工时“拼爹”。当下,金融机构的饭碗那是响当当的“银饭碗”,仅次于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国考”才能拿到的“金饭碗”——公务员。别说是像招商银行这样的大牌金融机构,就连县级农信社这样的基层金融机构,想要在里面谋个职位,那也得削尖了脑袋才行。

  其实,学子们“拼爹”的背后是金融机构的“拼权”。这年头,金融机构虽说利润丰厚,但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持续萧条,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即使招商银行也面临国有商业银行、城商行,甚至农信社的多方压力。就拿吸储业务来说吧,个中艰辛又岂是外人能够想象。现在银行这么多,客户凭什么非得将钱存到某家银行名下?当然如果领导有儿子女儿侄儿外甥什么的,在这家银行工作,那就另当别论了。银行之所以要看“爹”招人,除了是碍于这些“爹”们的面子或者淫威外,更多的是看中他们手中权力的后续开发价值。

  学子“拼爹”实属无奈,银行“拼权”亦属无奈。那中国金融业“拼图”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试想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市场化的股份制银行,成立之初,就是以一个改革者的清新面目出现的。

  他们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从国内外网罗了一大批金融精英人才,也正是这些金融精英人才成就了招商银行今天的辉煌。而如今,招商银行也不能免俗地落入“拼爹”“拼权”的窠臼,这说明其实不是招商银行出了问题,而是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出了问题。

  中国金融业的竞争轨迹有迹可寻,先是拼渠道,再是拼产品,再后来是拼服务。如果现在一家银行还只是一味拼渠道,拼产品,拼服务,那就会被人笑话了。当下银行为了能够拿到优质客户,那真叫个无所不用其极:请客吃饭,早就不在话下了;邀旅游,送金条,也不是什么新闻了;请企业董事长夫人“屈尊”到某支行兼个副行长,也屡屡听闻。当然,除了金融企业的主动堕落,权力的主动寻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金融企业被动就范。在这样的金融生态之下,任何一家银行都很难独善其身,招商银行出现“拼爹门”事件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次,招商银行“拼爹门”看似一次偶然事件,其实有其必然性。这样的“内部资料”,这个员工不失误,很有可能那个员工失误;招商银行不失误,其他银行也会失误;今天不失误,今年不失误,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不会失误。值得欣慰的是,招商银行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心彻查此事。也希望招商银行能借此事进一步自省,重塑良好形象,真正让中国金融业“因您而变”。当然,需要彻查的,远不止招商银行。透过这次失误,我们也许应该对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多一点理性思考与批判,只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像“拼爹门”这样的事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李海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