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1日讯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教育模式又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对于教育,中国与美国的共同与不同在哪里呢? 6月6日,美中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创始人汪一抒做客中国经济网“对话教育 大国教育”系列访谈。他表示,中美教育的共同点在于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不同点在于德智体美劳是否得到实践,但国内的媒体对美国个性化教育的报道存在着夸张的因素,美国孩子要想取得成功也需要付出努力。
6月6日,美中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创始人汪一抒做客中国经济网“对话教育 大国教育”系列访谈节目。 中国经济网记者 闫微微/摄
汪一抒表示,美国大学录取的标准是严格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来招收学生。在美国,学生若想进一个好大学需要从小学开始不断完善自己的德智体美劳。在中国,教育比较看重高考成绩,不太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不同的教育系统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是截然不同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家长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留学,让他们直接面对社会,面对各种考验。
汪一抒谈到,学生如果要在美国教育系统或者中国教育系统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没有努力只抱着玩的心态,在任何一个教育系统都不会取得成功。汪一抒认为,国内的媒体对美国个性化教育的报道存在着夸张的因素,美国孩子如果要取得成功也还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王亚龙)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