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9沿着固镇村小路南行,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砸铁声震耳欲聋。远远地看到一间小铺子门口挂着招牌,上面写着“李柱良刀锄烘炉”。走进小院,环视一周,烘炉、空气锤、磨刀石、砂轮、各个型号的铁锤、钳子应有尽有,四十来平方米的空间里堆满了打铁制刀的工具和材料。
3/9李柱良今年67岁,李喜恒45岁。李家祖上原本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到了李柱良父亲李平星时,家道中落,为了生计,父亲委身跟人学了这门手艺,挑着火炉和打造工具走街串巷制作菜刀,赚取费用养家糊口。
4/9李柱良告诉记者,自己13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刀此后的50多年里一直围着小烘炉,期间从未间断。李柱良说,如果要细分,从下料到成品,做一把刀要经过25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正因为费时费工,李柱良父子一天只能打出5把刀。
5/9李柱良父子主要打制不锈钢刀和普通铁刀,每把刀售价100元,相比于市场上出售的菜刀,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偏贵了,但即便是这样,李柱良打制的刀依旧是供不应求,甚至是有价无市。李柱良打制的刀不仅被销往全国各地,最让他感到自豪的便是,自己打制的刀还被武安一个厨师带去了新西兰。
6/9刀匠铺的邻居收藏了刀匠铺祖孙三代不同时期的刀具。第三代刀具和第一代刀具一样锋利,用它削铁,安然无恙。
7/9一位老邻居找李柱良帮忙磨剪刀,老铁匠为人热情,周围的邻居喜欢找他帮忙。
8/9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古老的传统手艺,却一直没有传承者。尽管收入比外出打工挣得要多,但是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干这个。多年来,李柱良父子俩也在寻觅年轻人来学徒,意欲传授秘方。但是始终没有人能坚持下来。
9/9李柱良说,干这一行,没有十年是出不了师的,况且做刀是个体力活,又脏又累,打铁的声音还影响人的听觉,一般人都没耐心,呆不住。正是因为学徒周期长,出师慢,所以才没年轻人来。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柱良授徒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对于能否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李柱良面露担忧,“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没有的话就只能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