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服务,专业养老,乐趣挺多,费用不少
养老社区的“高大上”(民生视线·在哪儿养老③)
在泰康养老社区,孟繁敏老人在做布贴画。 |
“养老社区”与传统的养老院相比有何不同?每月万元以上的价格能买来哪些服务?
怎样才能把市场机构发展“养老社区”的经营战略和国家扶持“社区养老”的政策方向结合起来,做大养老蛋糕,为居民提供更多惠而不贵的养老服务?
——编 者
居家医疗护理完善,物质丰富精神安逸
大院里的晚年生活挺美
记者走进刘老伯在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北京燕园的家时,他正在画葫芦。大方桌的另一侧,老伴孟阿姨在做布贴画。布头、颜料堆了一桌,有点杂乱但是充满了家的气息。
“我把自己的房子卖了,以后这儿就是家。有专人打扫房间,一日三餐饭菜也挺可口。”刘老伯今年77岁,已入住社区一个多月。
不用做家务,可老人们没闲着。“事情特别多,书法、养生、声乐课都请的名师,还组织外出参观。哪一项都不想错过,我们建议社区把活动节奏放缓些。”刘老伯是社区居民眼中的艺术达人,他的油画在社区老年大学的走廊上挂了一溜,最近他还为社区写了一首小合唱。
“没人会干等着去天堂报到。”今年75岁的任先生担任居民理事会副理事长,是个大忙人。一个多月来,他已经代表居民向社区提出了好几条整改建议。“家里请保姆,四川来的炒菜总加辣子,东北来的老做炖菜,不合胃口我们也只能将就着。在养老社区,是整个专业团队在搞养老服务,非常尊重我们的意见。”
社区里到处是24小时响应的按铃,发生急症有医生处置,有对口医院绿色通道接诊。任先生觉得眼下住着舒坦,再往前走一步也安心——动不了的那一天,园中还有医养结合部,有专业医生护士照看。
近年来,许多中高收入老人选择入住能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诊治、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养老社区。与传统的养老院相比,养老社区的软硬件条件都更为优越。以泰康社区为例,整个园区分为独立生活区、医养结合区以及失忆老人区,有多个户型,居民可把平时用惯了的家具家什搬来,独门独户营造自己的小空间。公共活动区处处舒适方便:室外花园绿地宽敞,室内有泳池、图书馆、电子高尔夫室、小影院以及多间教室。特别是在一楼大厅,还有一间近300平方米的挑高阳光房,冬暖夏凉,绿植葱郁。“阴雨天,老人们就来这儿锻炼、上网、聊天、喝茶。”泰康燕园总经理葛明说。
“我们不是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而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北京太阳城集团银龄老年公寓总经理朱凤至告诉记者,太阳城老年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应老年群体的起居特点,比如无障碍设计、医护型电梯、循环班车等,此外还给予有需要的老人心理慰藉,“护理人员都拥有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证。”朱凤至说。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包括养老社区、地产项目、城市老年公寓、现有住房的适老化改造、二手老龄房地产等在内的老龄房地产业,将是未来老龄产业的增长亮点。到2025年和2034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分别突破3亿和4亿,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老龄房地产业市场。
“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的一批高档养老社区,适应了一部分中高端老人及其家庭的需要。”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说,这是养老产业市场日益细分的结果。
有媒体做过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在建或已建成的养老社区项目逾百个。在这一领域试水的不乏万科、保利、泰康等知名企业。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8家保险机构参与建设18个养老社区,总投资逾300亿元。
入住养老社区,将会是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
转观念、给政策,释放中高端养老需求
把“有钱”变“有闲”
入住泰康燕园前,刘老伯老两口先交了30万元左右的抵押金,一室一厅月房租9050元,每人一日三餐56元,算下来每个月费用约1.2万多元。这个价格是三年一签的合同上约定的,未来随着物价、人工成本的上涨,相关价格还会做出调整。
“我俩每个月退休工资9000多元,卖房子的钱,利息够付饭费。”老人觉得价格的确不便宜,好在现有收入能应付开支。
任先生老两口的房间大一些,每个月房费1.09万元。“我的很多老朋友是教授、律师和医生,退休金足够来这儿的开支了,他们来参观后恨不得第二天就办手续入住,可回家孩子们一嘀咕就来不成了。”任先生呼吁:“人们总觉得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不孝顺,其实为了面子让老人自己在家,吃、玩都不方便,才是不孝顺。”他觉得,抑制高端养老需求的,不是消费能力不足,而是养老观念太落后。“辛苦一辈子,把‘钱’变成‘闲’,安享晚年,就该理直气壮的。”他说。
与泰康燕园走高端路线不同,北京太阳城养老社区定位在中高端。社区既有出售产权的养老商品房,也有可租住的、为高龄老人提供照料的老年公寓。目前老年公寓有700多名住户,平均年龄83岁,有一半需要日常护理。
年近80岁的邵大妈一年前住进了太阳城老年公寓。“护工费、房租和伙食费,一个月7000元左右。目前我的养老金加上积蓄还能负担。”
太阳城已经涉足养老地产行业十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公司却停止了继续扩大规模。“资金是个大难题。养老社区运营时间长、资金回笼慢。目前公办养老机构在拿地、融资、水电费、经营税收方面都有政策优惠,但对民办机构而言,还没有大规模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一直没有“养老用地”这一项。因此,很多商业养老项目只能以招拍挂方式获得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医疗用地等,导致前期土地成本非常高。
201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养老机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等。“每一条都很解渴,我们希望这些好政策尽快落到实处。”泰康人寿副总裁、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挺军说。
“不过,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在利用地方政府对养老项目的扶持政策大量圈地,甚至直接以养老之名行卖房之实。这对真正做养老地产、养老社区的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此应该严加监管,正本清源。”中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说。
推助养老社区与社区养老深度融合
立足社区,化整为零
张大爷是位年近80的退休军人,他身体很健康,可老伴的生活不能自理。他把老伴送到了太阳城的老年公寓,请了护工陪伴,自己则在社区内租了一间房子,每天过来陪老伴吃饭聊天。
“常见面,不孤单。”他觉得太阳城的服务挺好,就是一点——在郊区,离市区有点远,儿女们来探望一次路上就要好几个小时,没地方过夜。“在城里该多好,孩子们上下班顺路就能来看他妈一眼。”
王莉莉认为,目前的养老社区只能满足部分中高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而社会上比较缺乏的是满足中等收入老人需求的养老机构,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护理机构。“此外,由于养老社区规模较大,大多建在郊区或是近郊。即使社区内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综合服务,但间接增加养老费用。整体上服务项目还是没有市区内丰富且便宜。”她建议,现有的养老社区可以通过“化整为零”,在居民社区内多布点来扩大服务范围。“小型的、专业的、社区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规模、服务半径不需要太大。”
国家政策也在向“社区养老”倾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这意味着,未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将与水电网一样,成为房地产开发、城区改造的刚性“标配”。走中高端路线的“养老社区”将触角延伸至“社区养老”,也将是大势所趋。
朱凤至表示,太阳城已经计划将老年公寓项目延伸到社区。刘挺军也透露,待到泰康养老之家的医养结合模式成熟后,会考虑把服务下沉到社区。
张车伟认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特别是中低端市场,国家政策应该适度改“补山头”为“补人头”。“让民办、公办养老机构同台竞技,让居民有更多选择。只有把市场蛋糕做大,改变目前各消费层次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的局面,才有望用市场竞争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以及其他养老资源的利用效率。”张车伟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7日 1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