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评】以积极财政政策应对通缩压力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CPI涨幅为1.4%,创下六年来新低,与此同时,全年PPI同比跌幅进一步加深,且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
这种状况虽然还不能被定义为通缩,但由其引出的危害则不能不防,原因在于:
首先,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人的心理与预期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还会陷入不断自强化的循环往复中。这一点,具体到通缩预期而言就是,如果企业、个人普遍性地认为价格水平将会下行(即使当期并未出现真正的通缩),他们就会主动减少当期投资和消费,由此,原本只需防范的通缩就会加速演化为现实的图景,已经出台并且正在实施的经济提振计划也将因之成为杯水车薪。
其次,即使排除掉行为人主观判断对下行结果的不利影响,前述状况,尤其是PPI持续走低,也已经对经济运行造成诸多实质性损害。譬如最明显的,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央行虽已连续降息,但由于PPI降幅显著大于降息幅度,导致以名义贷款利率和PPI计算的生产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反而快速上升(目前已达到10%左右),而这种超过企业正常利润水平的实际利率势必拖累投资增速,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第三,虽然短期而言,中国的PPI与CPI经常出现背离,而且作为先行指标的PPI,对CPI 的价格传导效应也不明显,不过这种比较奇特(背离正常逻辑)的关系终究是不稳定的,PPI与CPI的动态联系最终必将回复到长期均衡状态。因此这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对目前PPI加速下行的趋势及时施以干预,从而使PPI与CPI进入良性正反馈通道,那么剩下的可能就是比现在更不利的,即PPI最终拖拽CPI下行,CPI又进一步倒逼PPI下行。
所以说要保持一定经济增速,就必须有效应对通缩压力,而这,又注定是项艰巨的任务,仅靠目前所用的常规手段很难取得理想效果。譬如说,一般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由于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所引起的价格水平下降,因此,防通缩的首选办法是加大货币投放量,此思路反映在实践中,即为截至2015年11月末,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就已超过11万亿元,业已刷新2009年以来历史纪录。
上述举措的有效性,无论从实际效果还是经验推论来看,都很难摆脱以下两点特殊因素的制约:其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很不顺畅;其二,货币供应量变化的滞后期非常明显,一般需要6~18个月,中国的时滞可能更长。
上述制约因素固然可通过推进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等长效举措予以消除,不过在此进程外,基于缓不济急现实考量,中国当下更应该果断重审过度审慎的财政政策基调,及时通过阶段性提高赤字率,一则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再则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投资,从供需两端同时阻断通缩压力扩散。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