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产业链带动30万农民,一个农产品品牌价值146多亿元
沂源苹果凭啥走红(乡村观察)
车到沂源,像进了一个大果园。拐拐绕绕,眼看导航快用不上了,就到了中庄镇盖冶村的盛全山庄基地,2000多亩全是果树。“6亩苹果,亩产6000多斤,去年价格低一些,一斤也卖了2块多。”37岁的村民王富平说。
山东沂源,70万亩经果林,苹果占了近一半,年产7亿公斤。一条苹果产业链带动30多万农民。2015年,“沂源苹果”以146.62亿元的品牌价值首次上榜中国品牌产品。小苹果为啥这么“红”?
好地怎么长好果?
自主品种带来“果树革命”,技术有规程,管理有记录,质量可追溯
咬上一口沂源苹果,你能听到酥脆的开裂声,吃完半小时舔舔嘴唇,还甜呢!味道密码从哪儿来?
“源自独特的自然环境。”沂源县农业局副局长王圣业介绍,沂源有“山东屋脊”之称,特殊的页岩土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优质苹果产业带。
可好地未必就结好果。上世纪80年代,沂源农民大量种植国光、红玉等品种,年景不好时,1斤卖不上几毛钱。沂源人意识到,要在市场上站稳,还得有自己的品种。
上世纪90年代,西里镇村民李兆春在果园发现一株枝条不长、但花芽饱满的品种,带着一丝好奇,他嫁接了两株,没料到第三年就进入盛果期。从最初两株果树,自主培育、适度扩繁,“沂源红”在当地掀起“果树革命”。
一个个老果园机器轰鸣,沂源苹果不断进行“新老交替”。“‘沂源红’口感好,市场上一个能卖10多元钱,相当于原来半筐苹果的钱。”前西里村书记高良文说,村里一年就改造了5000亩老果园。
好苹果还得有好技术。县里的科技特派员驻村入户,手把手教农民,从剪枝、施肥到打药,县里都有技术规程。“杀虫剂基本不用了,每亩地节省二三百元,关键是效果好,看不见虫梢虫叶了,果子结得又大又甜。”吴家北峪果农高汉元对杀虫灯赞不绝口。
技术有规程,管理有记录,产品有编号,质量可追溯。全县规划建设苹果标准化基地48个,“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无激素不打蜡”,让沂源苹果有了品质保证。正因如此,沂源苹果成为“奥运果”“世博果”,有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论名气,我们不如栖霞苹果和洛川苹果,但比糖分、比脆甜,沂源苹果更胜一筹。”王圣业说,认定发展路径,沂源苹果没有走过大的弯路,尤其是这些年,价格没有大的起落,没造成果贱伤农。一家有两三亩苹果园,每亩地收入一万多元,是很平常的事。
好果咋卖好价钱?
组织化、规模化,按糖度卖苹果,从“说了不算”到有市场话语权
好苹果要卖好价,要打通市场瓶颈。
距基地四公里,盛全果蔬有限公司的冷库外一片繁忙:三十多名妇女正在选果装箱,苹果个个红润光鲜。几个工人把一箱箱苹果装上两辆大货车,“这车发湖南,那车发安徽,今天已经发了七车。”工作人员张永胜说。
“这里存了800万斤苹果,有公司收购的,也有农户存的。一直到“五一”,苹果还像现在一样新鲜。”公司董事长张善全说。
张善全名片上有六个头衔,都围着农业转。“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800多名社员一起致富。
“合作社统一销售,价格有保证。”耿庄村村民张永才说,前年6亩苹果产了4万斤,每斤卖了4.6元,比其他地方贵好几毛钱。
沂源苹果能这么“牛”,并不容易。张善全坦言:“过去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很尴尬。现在抱团发展,有了规模,逐步有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年轻时烙过锅饼、烧过砖窑的张善全,靠贩卖苹果捞得第一桶金,之后建冷库、建基地,成立合作社,他注册的“中庄”牌苹果,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如今的销售模式也在变,从论堆卖到“按糖度卖”。记者在基地看到,工人将苹果放在输送平台上,机器转动几下,就能把苹果分出不同档次来。这套无损检测分选设备,可以按糖度分出7—20度的苹果。“如果分选技术在全县推开,苹果产值可以增加30%以上。”张善全说。
生产组织化,沂源培育山川果品、华联果业等龙头企业48家、农村合作组织150多个。打造品牌,穿上“金嫁衣”的“沂源红”不仅打入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而且远销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年出口1200多万公斤,创汇2000余万美元。
“互联网+苹果”成为新力量。在盛全山庄“淘宝苹果采摘基地”,山东信源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王金刚说:“写上字的苹果,一个能卖九块九,去年平安夜,一天卖了一万个。”
“线上营销直接带动线下销售,更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沂源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张伟介绍,目前,沂源进驻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苹果企业有50多家,建设本地自营平台4家。“一口一个亲”,越来越多的果农念起电商经。
如何“接二连三”?
带火乡村旅游,从卖苹果到卖文化,四种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好吃的苹果,更火了采摘游、乡村游。
虽是冬闲,张善全却闲不住,他正在扩建基地。“每年苹果成熟季节,热闹的采摘能持续一个月时间,万亩苹果采摘园、特色葡萄长廊、纯正农家土菜是我们的特色。每天都要接待200多人,去年光采摘就达7万多斤。”老张边走边说。
“苹果+旅游”,沂源依托生态优势,首批集中建设16个示范点20个美丽乡村,“每到秋天,一个采摘园外,汽车一停几公里长。”王圣业说。
张家坡镇阳三峪村成立旅游公司,社员入股,年底分红。去年国庆小长假,就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30多户采摘园,总收入达150多万元。
“部分果农搞苗木输出和技术培训,效益更高。”王圣业介绍,目前沂源逐步成为一个苹果集散地,带动了储运、餐饮、农资经营等服务产业,全县有30万人从事苹果相关产业。
从“烧火棍”到“工艺木雕”,苹果带来的效益不断延伸。“你看,以前废弃的苹果木,现在精雕细刻上龙、凤、福字等图案,身价倍增。”西里镇杜氏木制品公司董事长杜继刚介绍,“沂源红”苹果名气大了,木艺生意也越来越火,通过果木加工,能创造几十倍利润。
王圣业不讳言沂源苹果的问题:园区规模偏小,布局不均衡;产业水平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能力弱,果品加工一直在低位徘徊。“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目的,就是要拉长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作为山东省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沂源申报了实施方案,将围绕农民合作社融合、龙头企业融合、农业产业联盟型、休闲农业股份合作型四种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生产、服务、加工、销售“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张善全的想法是,投资搞果汁果酱加工,把市场瞄准国外,目前已和中国苹果研究所开始研究合作。“苹果连肉带皮一起加工成饮料,要上就上别人没有的。”
“在苹果产业链上,商机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抓住。”王金刚说,他网上销售的苹果,最高价一个28.8元,而精致的包装小木盒,却要从鲁西南的曹县购买,这难道不是商机?
沂源苹果,又迈向新目标。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21日 0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