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储政策解读
七、为什么“最低保护价”只是兜底而不是大包大揽?
2016年02月24日16:54 |

七、为什么“最低保护价”只是兜底而不是大包大揽?
一是“最低保护价”(这里指最低收购价收购和临时收储)的本义,是给种粮农民的一个最低保障,避免谷贱伤农引起粮食生产大的波动。它是以保障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是“余量”收购,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而不是大包大揽代替市场收购。二是过去几年我国最低收购价格、临储价格持续上调,已经顶到了“天花板”,同市场供求形势相背离,导致“最低价”收购成为“最高价”收购,市场经营困难、多元主体入市不积极,大量粮食进了国库。2015年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量达到1.75亿吨,创下建国以来最高水平,是2005年刚开始启动托市收购时收购量的10倍多。
来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责编:庄红韬、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