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慈善帮扶 困难家庭脱贫有了双保险
最近,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后屯村贫困户张友顺紧锁的眉头舒展了:春节前他家3口人享受到了每人每月305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春节后,他家又用村慈善联络工作站提供的3000元产业救助金和700个免费菌棒,在自家庭院里建起了食用菌大棚。大棚今年能为家里带来9000元收入,他家将告别贫困。
这是任城区开展“精准扶贫+慈善帮扶”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任城区全面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探索“精准扶贫+慈善帮扶”模式,合力帮扶贫困群众,帮扶对象也由农村贫困人口向“农村+城区”困难人口全覆盖转变。
全面推行社会慈善救助, 1950户困难家庭受益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任城区综合分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发现全区因病因残致贫的达2998户,占贫困户的80.5%。对这部分群众,任城区实行了政府兜底帮扶,区定贫困线标准提升到年人均纯收入3660元,最低生活保障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使贫困人口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但工作中发现,仅靠政府兜底,还远不足以提升扶贫对象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任城区提出,要让政府责任和社会良心都得到彰显,及时把社会救助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后帮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营造全社会关爱贫困群众的环境和氛围。
任城区构建起区级慈善总会、镇街慈善分会、村级慈善联络工作站三级慈善救助网络,动员社会力量募集救助资金,对贫困群众实施贴身、贴心的救助。目前,全区15个镇街全部建立慈善分会,一半以上的村居(社区)建立了慈善联络站,筹集各类慈善救助金5000多万元,设立冠名基金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2家,“微基金”达到60多家。慈善救助困难家庭1950户、困难群众8000多人次。
全面实施特困家庭救助,最高一次可获5万元临时救助
家住济阳街道吉安社区(村)的10岁男孩任正康,去年患上淋巴癌,全年治疗费花了56万元。正当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之时,区民政部门给予他1万元的大病救助,春节过后,又得到区里5万元的大病临时救助。
任城区在对贫困家庭调查走访中发现,城区困难群众虽然低保标准相对较高,但由于生活成本也高,特别是一些家庭受大病困扰,生活比农村贫困户还要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任城区财政每年列支资金,对城乡特困家庭因大病、车祸等突发事故造成生活困难的,实行动态救助,并提高救助标准,可一次性给予5000至5万元的临时救助;救助后仍无法摆脱困境的,实行连续救助。同时,简化审定程序,做到应急快救、特事快批,确保5个工作日内救助到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