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警惕权力寻租为房市再添虚火

2016年05月18日08:31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警惕权力寻租为房市再添虚火

  吴学安

  5月16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深圳市政法委原书记蒋尊玉涉嫌受贿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检察机关指控蒋尊玉涉嫌收受财物共计超过7000万元。记者发现,蒋尊玉受贿行为大多涉及房地产开发。在土地资源极其紧缺、“寸土寸金”的深圳,蒋尊玉利用职务便利“前门当官、后门经商”,与家族成员在政商两界里应外合,搭城市土地开发“顺风车”寻租分肥。

  此前,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部分省份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广西、浙江、河北等地均不同程度出现了领导干部插手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的问题。房地产领域成为官员腐败的重灾区,其中官商勾结、以权谋房、超标占房等现象十分普遍。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行业的全产业链几乎都存在腐败点,是很多人以权寻租的“肥田”。专家指出,根治“房腐”问题任重道远,需要加大力度,让伸向房地产领域的“贪腐之手”主动收回去。据《中国经济周刊》下属中国经济研究院统计,自2000年以来,截至2014年中,共有53名落马省部级官员涉及房地产,而据不完全统计,14年来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在100人左右,这就意味着,一半的落马省部级高官或多或少与房地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房价为何居高不下?房地产行业中随处存在的寻租或许是原因之一。有统计显示,房地产行业中,可能出现寻租的环节高达116处。除各级政府、建设、规划、房屋管理、土地管理、审计税务等部门外,房地产领域的寻租者还包括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甚至还包括个体经营承包者、居民户等。

  房地产建设领域腐败滋生的原因都是大同小异的,根本上来讲,都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它就容易产生腐败。如果说,地方政府大拆大建,低价征地,高价出让,甚至暗中操盘,唆使开发商哄抬房价;开发商囤积房源,制造“稀缺”,蒙蔽消费者,地方政府装聋作哑,默许怂恿;造好的房子卖不动,就加大拆迁力度,发布虚假信息,人为制造“有效需求”,是政府的乱作为;那么,政府官员个人与开发商结成的“利益集团”,更是搅乱房市的怪胎。对于一些官员而言,利用权力为房地产“托市”、“造市”,乃是“一石双鸟”:既为虚假政绩观开源,又为个人腐败引流。

  在曾经火爆的房地产热之外,各地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楼市奇观吸引人们的眼球,从上海的“楼倒倒”,到成都的“楼歪歪”,再到浙江的“楼薄薄”等等,人们纳闷,重重监管之下,怎么会出现这些奇观。时至今日,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已有13年时间,但房价在一些地方仍居高不下,在一些地区甚至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抵不过少数地方官员与开发商“合谋”的私利,以至于尽管国家房地产调控频出重拳,但却像是打在棉花上难以奏效。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的话说,这是“目前中国涉及利益面最广、博弈技巧最纯熟、悬念最多、结局也最扑朔迷离的一场博弈”。

  尽管说,作为官商勾结的副产品之一,房市“灰色成本”或许并非是房价高企的决定因素,但它无疑助长了房地产领域的寻租行为,如果每个公章都成了腐败的机会,那么“落实”调控政策本身也可能成为下一个“腐败的机会”。真正可怕的是每个环节都出现官商合谋的“复制效应”。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热切期待的是,房市专项整治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以往习惯于打入房价的灰色成本有所减少。假若房地产市场寻租少了,哄抬房价的少了,交易更加公平、公正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维护;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良性的秩序将带来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当权力干预因素减少些,市场化、透明度就会提高些;对于国家来讲,整治房市腐败既可以促使行政机关更加依法行政,有利于廉洁政府的建设,更能够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编:孙阳、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