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外卖小哥配送千单无差评:把客人当家人 过年不孤单

郭丹
2017年01月28日09:26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取餐

  戴上头盔,背上外卖箱,跨上电动车,外卖小哥靳清发又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的一天。连续半年,他蝉联了王府井片区的“单王”。高峰期时,平均每3分钟就要送达1单,为保证速度,他经常要拎着十几斤重的箱子爬十多层楼。难得的是,即使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的强度下,他仍保持着极好的口碑,好几次为把餐准时送到客人手上,他甚至不惜自掏腰包进故宫送餐。今年,靳清发要留在北京在工作中过年了,“我把客人当家人,这个年过得不会孤单。”

  下班做功课 手绘位置图

  “我不用导航,因为地图就在脑袋里”

  “叮咚,已为您推送新的外卖订单……”随着手机上连续响起的提示语音,正在送餐路上马不停蹄的靳清发放慢车速,一只手从车把上裹着的棉手套里抽出,拿起手机瞄了一眼并简单处理后,又继续飞驰。

  靳清发这次送餐的目的地是外交部街20号,由南向北行驶在东单北大街上,两侧的胡同从眼前飞逝而过,右手边第五个胡同口拐弯,一处灰墙青瓦的院落前,他边停车边给客户打电话,“您好,您的外卖到了,麻烦取一下。”双手将餐品递出后,靳清发微笑着摆手离开。“我不用导航,因为地图就在这里。”他拍着自己的脑袋,向北京晨报记者讲述。

  2016年年初,河南南阳的靳清发来到北京,在“饿了么”外卖平台做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负责王府井片区的配送工作。记得刚上岗时,靳清发就遇到了难题——找不到地方。原来,在王府井片区内,分布着不少纵横交错的胡同,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迷路”几乎在所难免,而导航又无法准确显示出胡同内密密麻麻的餐馆和民宅。“找不到时,我逢人就问,特别是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但很多餐馆,连附近的人都不熟悉。”靳清发觉得如果老这么下去太耽误事。于是,他决定在下班后,开始做功课。晚上10点后的胡同内宁静安逸,在昏暗的路灯下,靳清发拿着一张地图挨家挨户“扫街”,小店、餐厅、单位、住宅,他都详细注明,睡觉前还会再巩固一遍。“我现在能算得上这块的活地图了。”

  到达

  三分钟一单 跑着都嫌慢

  “一般跑一上午,全身都湿透了”

  “真是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下电动车就是跑,说句实在话,跑着都嫌慢。”在靳清发的世界里,每天上演着“速度与激情”。每天早上8点出门,晚上11点才能到家,上班将近一年,他已经送出了一万余单外卖,高峰期的时候,1个小时的派单量能高达22单,也就意味着,每3分钟他就要完成1单。“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在外面跑单。别人吃饭的时候,我也在跑单。等我自己吃午饭的时候,手机里还挂着单子。”靳清发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上午9点吃完早餐要一直顶到下午4点才能吃上午饭。“忙起来就不觉得饿了。”

  “写字楼都有电梯,可要是接医院的单,就只能爬楼梯了。”靳清发的下一单是同仁医院,背起十多斤的外卖箱,他走进大厅,只见眼前黑压压的一片,而电梯旁排队的人已挤得水泄不通。“坐电梯肯定不可能了。”踉跄地挪到步行梯前,靳清发三阶一大步,“蹭蹭蹭”地消失在视野中。这单的客人在15层,经记者细数,上下楼共六百多个台阶。下楼时,迎着阳光的他脑门上冒着哈气。“一般跑一上午,全身都湿透了。”

  在不少人眼中,外卖只是个体力活。靳清发却不这么认为,“分秒必争不仅仅只靠动作快,要想送得多,得做好预测。”如今,他能细致推算出自己到什么位置给顾客打电话,对方坐电梯下来时,正好取到餐。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半年,靳清发蝉联了王府井片区的“单王”,除了生病住院休息了4天,其他时间他一直在路上。

  配送

  为顾客送餐 自费进故宫

  “我只想把每一单都很漂亮地完成”

  最让靳清发骄傲的是,即使在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的强度之下,他仍保持着极好的客户口碑,成千上万的订单中,从未因为他的服务给过差评。“祝您用餐愉快,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请给个好评。”这是他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靳清发接到了一条“奇怪”的外卖订单,对方位置显示在故宫内太和殿附近,当他带餐来到故宫门口时发现,想要进太和殿得先购票。“一看门票是80块钱,真有点犹豫。”原来对方是来故宫的游客,图方便点了午饭。可这对于每单只能挣5元送餐费的靳清发来说,确实得不偿失。在原地快步徘徊了两圈后,他一咬牙决定买票,“就当自己也进去看看风景吧。”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此后,同样的情况竟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了,而他依旧次次倒贴75元。还有一次,一位顾客在天安门城楼上订了餐,但由于没带身份证,靳清发不能通过安检。于是,他在城楼下整整等了半个小时,对方才把餐取走。回想起这些经历,靳清发没有抱怨,“我只想把每一单都很漂亮地完成。”他淡定地说。

  一路上,商户、顾客、陌生的路人,记者注意到,靳清发无论和谁交谈,脸上总挂满笑容,言语温和礼貌。由于他周到的服务、亲和的态度,如今,他片区内不少“老顾客”都成为了朋友。当他心情低落、压力太大时,有的顾客会安慰并帮他出谋划策,而当天气突变、狂风暴雨时,一些顾客会发来,“等雨停了再送,路上注意安全”的短信。“客人认可我的服务,让我心里暖暖的。”

  付出有回报 新年再飞奔

  “希望别有差评,新年再飞奔”

  上个月,配送千单而无一差评的靳清发,领到了近一年最多的工资15000元,他给在京的妻儿留下一半后,剩下的全寄回了老家。如今,90后的靳清发已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村里的“红人”。他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从老家发来的照片,崭新的围墙、齐全的家电、阳光下的老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去年,我给家里盖了房子,家具也置备齐了。跟城里的人家比起来,我们家啥也不缺了,全搞定了。”他拍拍胸脯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看着老人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自己租的房子越来越好,他觉得挺满足的。

  前几天,靳清发被邀请到上海参加公司年度大会,获得了北京地区年度最佳骑手称号。如今,经验丰富的他成了同事们的榜样,也带了不少“徒弟”。”今年,靳清发要“留守”在北京过年。“我一直都把客人当作家人看待,怎么会感到孤独。再说,节假日的工资比平常能多不少呢,希望能多跑几单”。说到新年愿望,除了家人身体健康,他咯咯地笑着说,“希望别有差评,新年再飞奔。”

  转身准备再出发的靳清发,一身整洁亮眼的蓝色工服中,佩戴的一双粉色毛线手套显得格外扎眼。当记者询问时,开朗的他瞬间害羞地红了脸,原来,手套是老婆织的。靳清发腼腆地笑着说,“老婆每天都叮嘱我,宁愿超时被扣钱,也千万不要逆行、闯红灯,安全最重要。”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记者 郭丹/文

  摄影记者 郝笑天/摄

(责编:初梓瑞、史雅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