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中欧班列首发站站长的三个“没想到”

赵宇飞、耿鹏宇
2018年09月06日13:45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重庆9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首发站站长的三个“没想到”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耿鹏宇

  重庆团结村站内,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深蓝色集装箱堆积如山,橙色的大吊车不停将集装箱装入车皮。汽笛声响起,最新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出站台,开往德国杜伊斯堡。

  2011年3月19日,我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团结村站出发,开创了中欧班列的历史。如今,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

  “那天,是我给的发车指令。”重庆团结村站站长张信回忆说,七年来,自己见证了“一带一路”带来的沧桑巨变,其中有三个 “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就是“渝新欧”班列的顺利开行。

  “我从没想过这个站有一天会通向世界。” 张信说,2011年初,团结村站接到开行“渝新欧”班列的任务时,刚开始运营货运集装箱业务一年多,发出的列车最远只到过广东。

  以前,重庆等内陆地区的产品出口,只能先运到东部沿海地区再“漂洋过海”,耗时长达两个月。因此,重庆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的铁路、海关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向西开通更为畅通省时的“渝新欧”班列。

  “当时,每个车皮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每个零件都经过反复检查,但还是为这趟班列捏了一把汗。”张信说,沿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一旦发生翻车等意外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出发16天后,首趟“渝新欧”班列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张信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第二个“没想到”是中欧班列迅猛的发展势头。

  “最初‘渝新欧’每周只能发一班,上级制定的目标却是每周三班,力争实现每天一班。”张信说,当时大家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西部地区和沿线国家的联系愈发紧密,“渝新欧”每周三班和每天一班的目标陆续得以实现。

  “完全没想到。”张信说,如今的“渝新欧”已实现每天发车四五班,每周发车近30班,是当年目标的四五倍。

  数据显示,我国已开行30多条中欧班列线路,开行总量已突破1万列。其中,中欧班列(重庆)的开行量已突破2000列,开行量和货运量在全国位居首位。

  团结村站翻天覆地的变化,则是张信的第三个“没想到”。

  在发出首趟中欧班列之前,团结村站只是山沟里默默无闻的小站,20多名员工每天负责迎送几趟过往的火车。如今,团结村站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大站。

  张信说,团结村站已拥有200多名员工和600多名装卸工,线路也由当初的4股增至15股,年收入超过5亿元。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都来考察过。”张信说,这些国家都将中欧班列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

  如今,团结村站的地位仍在继续提升。去年9月,“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在团结村站正式开通。

  张信说,货物从重庆出发通过铁路抵达广西北部湾,再通过海运抵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运行时间将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0天左右。团结村站也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节点。

  “未来,我们将增加作业人员数量,开辟新的场地和货运轨道,提升车站的货运容量和作业效率,要对得起与‘一带一路’这份珍贵的缘分。”张信说。

(责编:杨曦、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