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2018年

科技重塑普惠金融,华夏银行多措并举持续推动质效提升

2018年12月18日15:10 |
小字号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密集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华夏银行持续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重点,把小微企业业务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定位为履行社会责任、发展普惠金融的主要载体,打造为华夏银行社会形象的领先品牌和特色名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为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普惠金融白皮书明确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引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华夏银行凭借着领先业内的布局以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佼佼者,多措并举持续推动质效提升,实现了传统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小微客户之间 “三赢”的态势。近日,该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龙双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华夏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战略部署。

科技兴行抢抓先机,新增普惠客户翻三番

在金融科技重塑中国银行业的大背景下,华夏银行抢抓市场先机,实施“金融科技兴行”战略,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勇争行业“排头兵”。

据龙双介绍,今年以来,华夏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推进条线业务发展,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积极渗透各行业领域,业务取得了较快发展。通过与腾讯、平安普惠等金融科技公司的深入合作,华夏银行陆续推出龙商贷、普惠龙e贷等数字化信贷产品,已上线金融科技项目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便捷、快速的贷款服务,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节省客户业务办理时间,广受市场追捧。

受益于金融科技的有力支撑,服务小微企业极具特色的华夏银行今年以来,客户增长迅速表现亮眼,前三个季度,普惠金融条线新增服务客户数超去年全年增量的3倍,客户服务触达率不断提升,而且更加趋向“小、微”;普惠金融条线贷款增速近30%,贷款增量、余额均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历史最高点。

华夏银行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扫除“拦路虎“

传统银行业能否“大象起舞”背后还面临着重重考验。在金融业重塑银行的过程中,传统金融业仍然面临着人才短缺、监管不明、风险管控等各方面的挑战。

华夏银行多措并举、逐一破解。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华夏银行努力提升条线队伍的金融科技专业技能,初步磨练发展了一支懂金融科技、具有轻型化获客能力的小微队伍;在金融科技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该行紧盯监管政策、同业动态,坚守风险底线,强化全线上业务风险管控,坚持将合规有序作为实现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而针对金融科技带来的网络安全的挑战,该行也持续加强科技风险规范管理,通过推进全面安全体系建立、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建立风险感知平台,保障信息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加强消费者保护,为客户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服务。

  科技赋能自我革新,强强联合“做大蛋糕”

为抓住金融科技对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华夏银行早在实施《2017—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之初就将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作为战略重点之首。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在年初工作会议、青年发展论坛、中国金融家等重点媒体采访中亦多次强调:“华夏银行把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作为六大战略重点之首,就是要瞄准金融科技的重大变革,强力推动以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智能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换道超车’。”

据龙双介绍,华夏银行持续加大与腾讯、平安普惠等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共同做大普惠金融“蛋糕”。近两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整治规范,加强去杠杆力度,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转型,主动加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华夏银行通过与其合作,运用金融科技力量,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和扩展性,改变金融触达能力和便捷性,增强业务精准营销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更好地为小微群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顺势而为拥抱未来

经过前期的探索,华夏银行普惠金融科技重点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规划,龙双表示:“下一步我行将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期,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全力推进全线上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领跑普惠金融市场、持续扩大战果,为全行业务经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未来,华夏银行还将加强线上业务与线下服务的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华夏银行拥有线下丰富的服务网点资源和3000多名普惠金融专业人才队伍,该行将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构建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服务体系,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了“管家式金融服务”,逐步形成结算及现金管理、电子银行、融资、财富管理等一揽子服务,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放眼未来,在金融科技强力驱动力量重塑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下,只有能够获得金融科技红利的银行,才能真正拥有明天。华夏银行顺势而为迎风口,牢抓金融科技新机遇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这也将为该行未来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提供强力支撑。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杨曦、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