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北京科技周主场8天吸引12万观众

任敏
2019年05月27日08:24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北京科技周主场8天吸引12万观众

  昨天,为期8天的北京科技周圆满落幕。过去一周多,来自京城的众多重磅基础科研成果和重大基础设施亮相,在全市形成了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烈氛围,增强了公众对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理解和获得感,为北京加快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夯筑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周期间,全市各区、各单位推出的科普活动约有千项,其中,位于军事博物馆的科技周主场,8天共吸引12万人次参观体验;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暨北京创新创业大赛季等大型科普活动共计十余项;各区科技周举办基层科普活动超过650项,参与人数16万余人次;各行业、各科普基地推出活动超过300项。

  本次科技周亮点之一是突出科技创新体验感与获得感。围绕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本市重点展示北京地区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果等,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沙盘、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宇宙黑洞对光粒子吸引模拟装置等。

  在展览形式上,这次科技周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以“场景化搭建、故事化描述、沉浸式设计”为特色,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投影等先进科技手段,将前沿成果、传统文化转化为互动有趣的科普展品。

  “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本次科技周上,来自这些地区的科技成果和科技设施也成为主场中的重磅展项。上周五,北京科技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委副主任杨仁全透露了三大科学城的最新进展:

  其中,中关村科学城已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建设,在前沿新材料、碳基集成电路等领域布局一批关键共性、前瞻引领、颠覆性技术项目。

  怀柔科学城已集中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展开,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设顺利推进,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可研报告已获批复,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和子午工程二期正在加快推进可研审批。5个首批开工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整建制搬迁入驻。

  未来科学城已布局建设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吸引中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小米智慧产业基地等入驻,形成多元主体创新格局;加速东、西区联动,完善综合服务配套,并推动沙河大学城科教融合,推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三期加快建设。(记者 任敏)

(责编:蒋琪、付长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