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沪东第一路:从工业发祥地转向创新策源地

钱培坚
2019年10月27日09:09 | 来源:工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沪东第一路:从工业发祥地转向创新策源地

  编者按

  在中国工业史上,上海杨树浦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地方。杨树浦路被称为“沪东第一路”,创造了诸多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中国最早的工业化造纸厂、第一座现代化水厂、第一家工业化制糖厂、第一家城市煤气厂……这些工厂在黄浦江岸线由东向西沿岸排开,绵延15.5公里。

  至1949年,这里孕育企业近千家,吸引全国各地务工者近10万人,工业总产值达7.2亿元,产值占全国的5%、全上海的20%左右,工业发展闻名大江南北。有了杨树浦的工厂,才有了苏州河的仓库堆栈,有了南京路的繁华,最终形成外滩金融区,有了今天的上海。

  在上海市民的心中,杨树浦路上有着大工业时代的青春记忆,沿线工厂多是万人大厂,每天数十万名上下班的壮阔景象,令人震撼。老工人在路上闻着味道,就能知道到了哪里,船厂的铁锈味,肥皂厂的檀香味,水厂的漂白粉味……

  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的“世界上仅存的工业锈带”,留在杨树浦的,不只是一代代产业工人的青春,还有他们共同的工匠精神。而今新一代的上海人,正在用这样的工匠精神,让百年杨树浦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9月28日,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加上去年10月开放的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上海“百年工业博览带”已经展现卓越风姿。次日,为期两个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又为这里带来了时尚妆容。

  在现代工匠们手中,沉睡已久的杨树浦发电厂、杨树浦煤气厂、电站辅机厂、制皂厂、新一棉等工业遗存走出历史尘埃,以崭新风貌重回市民生活。

  我看到了几十年前的热火朝天

  毗邻江边的杨树浦路,是上海最早的马路之一,1869年工部局从外滩沿黄浦江修一马路至“杨树浦”,名为杨树浦路。

  作为上海最重要的传统工业基地之一,这里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新中国成立后,因路得名的上海杨浦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上海制造”的重镇。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传统工业集聚区渐渐失去优势。岸线绵长、历史久远、资源独特的这片滨江带,犹如一位垂垂暮年的老人,只有杨树浦电厂老烟囱等留存不多的工业遗迹,还在默默见证着她曾经的辉煌。

  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前身是上海锅炉厂,如今在滨江仅存一座单层仓库。仓库南立面与西立面墙长满了爬墙虎,充满历史感的砖墙,在葱郁的植物掩映下生机盎然。“当时仓库里因荒废已经长出了很高的杂草,然而置身其中,我的眼前却似乎看到了数十年前车间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杨浦滨江公司总工程师张洪新,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老仓库的情景,“按照最初方案,我们计划保留墙壁外表面,只需在墙壁内侧加建一面墙加固即可。但真正进入到厂房内,把屋顶掀开,阳光洒进来以后,所有人的看法都变了。”

  “建加固墙无法保护内墙面,只能包钢加固,但这样又会破坏外墙原有的爬山虎。”方案改了又改,看似简单的两个墙面保护的背后,是6个月反复讨论验证。“最终采用包钢加固,同时将原有爬山虎修剪成一段一段,重新培育。”就这样,新建钢结构与墙体原有钢结构融为一体,原生的爬墙虎与新培育的爬墙虎共生共存,仓库被取名“共生构架”。

  杨浦滨江的改造更新伊始,就明确理念为“功能调整新发展,还江于民全共享”。规划师们采取了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设计策略,强调大开放,而不是大开发。通过工业遗存“再利用”,强化场所记忆,增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通过路径线索“新整合”,营造公众体验,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通过原生景观“重修复”,根植生态理念,修复改善城市生态水文环境;通过打造城市更新“催化剂”,带动城市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抠细节”——老杨浦的工匠精神在传承

  清晨时分,杨浦滨江岸线上的建设团队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日行两万步地穿梭在各厂区之间,工人们细细打磨着每一段修旧如旧的栏杆和水洗石地面……

  规划师们建构了“三带、九章、十八节”:三带即工业遗存博览带、三道交织活力带(骑行、慢跑、漫步)和原生景观体验带,体现系统性;九章包括重返港湾船厂游、长桥飞越水厂韵、草滩野趣渔码头、生态之丘化工仓、工业纵览大桥下、管道乐园热力场、极限体验电厂行、时尚集萃十七棉、运河畅游定海桥,体现区域规划特色性;十八节则包括船坞秀场、钢雕公园、编制仓库、工业博览、焊花艺园、创智之帆、舟桥竞渡、浮岛迷宫、芦池杉径、沙滩码头、渔港晚唱、生态栈桥、钢之羽翼、塔吊浮吧、绿丘临眺、深坑攀岩、知识工厂、失重煤仓,体现趣味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回顾日夜奋战的一幕幕,许多接触过杨浦滨江建设者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这个团队“倔劲”:为保留一个码头遗迹,让600米公务码头让路;为挑选一棵樱花树,不惜翻山越岭找最合适的那一棵……

  在杨浦滨江的建设中,这样“抠细节”的例子随处可见。在建设现场,经常可以看到工人与设计师一起在场地上“堆石头”。 “老厂房改造涉及不少构筑物和地坪的拆除清障,一方面需要大量原材料,一方面又会产生废弃料。”滨江设计师郭怡妦说,为了实现环保再生,设计师们借鉴德国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思路,结合中国传统的“石笼工法”,将原来采用石材铺装的方案全部改成了“石笼墙”“石笼凳”,而原材料就来源于老厂房被敲开的地坪。

  “地坪混凝土块都是工人用镐头机敲出来的,挑选哪些块料适合后期堆砌,如何保留可利用的完整砌块,这就要仰赖于工人们。” 每天与不同的施工团队一起“做实验”也成了郭怡妦的工作日常,双方合作下许多创新工艺得以实现。“让工人参与设计,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空间让他们发挥创意,大大增进了工人对滨江的感情。”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后,杨浦人的工匠精神依然在这里传承着。

  从工业发祥地转向创新策源地

  开发以前,规划团队走遍每一幢厂房,梳理出有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其中规划保护保留的历史建筑就有24处,66幢。如今走在滨江岸线,每一座百年老厂房、每一扇墙面,甚至墙面上恣意生长的爬墙虎,都是设计师们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抢救”下来的。

  十二棉纺织厂原为大康纱厂,设计人员将“纺织”的概念融入其中,以灌木层构成意趣盎然的迷宫,营造出“绿色编织,水岸迷径”的公共空间,也创造了“历史编织,时光隧道”的意境。

  始建于1911年的杨树浦电厂,码头上的塔吊、灰罐、输煤栈道以及水泵深坑被原位保存,建成的“杨树浦驿站”有最酷炫的“清水池艺术加油站”:沿江一组粗重的塔吊,加上瑞士艺术家费里斯·瓦里尼创意,从“工业风”变成了“二次元”。

  电站辅机厂前身为创建于1921年的慎昌洋行,如今,厂区就像一个工业建筑博物馆。滨水岸线上一系列高桩码头蜿蜒曲折,原地保留的工业桁架、吊车等依次排布,通过新建连接栈道串联起来……7万平方米历史建筑、数百件的工业遗存,步入其间,人们可以在巨大的厂房门口回望深邃的历史;也能走入曾经的灰仓水池,品味咖啡书香;能够从基于历史的文化创意中,感受到工业发祥地向创新策源地的巨大转变。

  “如今,杨浦滨江正规划建设各类高端商务商业载体300余万平方米,让这个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口中的‘工业锈带’插上‘国际+创新’的翅膀,展翅高飞。”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卫东介绍说。

  创业者的新乐园

  去年底,杨浦区启动杨树浦路综合性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杨树浦路将是一个“露天历史博物馆”。更重要的是,这一区域将成为创新组织、创新平台和创新企业集聚地,成为每年计划吸引5家到10家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创新中心。“该区域的定位是‘打造沿江国际创新带’。”左卫东说。

  杨浦区也是上海高校集聚之地。为了吸引人才,该区去年还颁出了上海首张双创区域内“中国永久居留权申请外籍人才认证函”。

  10所百年高校与676处、800多万平方米的500平方米以上存量工业用房、用地和仓库,在上海这所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这样的资源弥足珍贵。为了吸引创业者扎根杨浦,该区还在上海率先推出双创“小巨人”政策,通过政府承担部分“双创”风险。

  如今,杨浦成了让人向往的创业乐园。据该市经信委统计,平均每天有15家新设企业到这里注册,在全市中心城区中位居第一。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创谷、环上理工四大创业创新街区正逐步建成;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财大金融谷、上理工产业园等“一廊、一圈、一谷、一园”建设稳步推进。

  从“工业锈带”到“国际创新带”,杨浦尝到了转型的甜头,创新的路越走越宽。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说,“我们有信心把杨浦的精彩故事讲下去,把杨浦的锐意创新进行到底。”

(责编:毕磊、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