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会客厅:优化服务配套 促进“养老”向“享老”转变

人民网记者 栗翘楚

2023年03月14日16:53   来源:人民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2023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人民会客厅》栏目邀请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谭中和,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彭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永梅,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霍晶等嘉宾,围绕“加强社会保障 增进民生福祉”的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多位参与对话的嘉宾认为,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需在“软”“硬”两方面不断探索,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铺就养老幸福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人口老龄化?王永梅表示,要从树立全社会积极的老龄观、建设与老龄社会相适配的制度体系、构建起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老年服务体系、提升家庭养老支撑、推进数字适老化发展等方面入手,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

谭中和表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统账结合模式,即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相结合。该制度在促进公平、增进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保障全体人民基本生活。

当前,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征也逐渐被消费者所了解和接受。霍晶表示,保险为不同家庭提供了分阶段、多层次保险服务和养老解决方案。

“软”“硬”皆施 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专业养老机构服务到提供居家社区照料,从开发老年产品用品到培育养老产业集群……近年来,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费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06万亿元。随着就医陪诊、上门助浴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养老服务市场将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智慧健康养老相关产业发展。

彭静表示,在探索“适老化”过程中,需不断在“软”“硬”两方面不断探索。硬件方面,养老设施和养老科技是“适老化”的基础,如15分钟服务圈、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软件方面,应重点关注老年人权益保障,如优化老人诉讼服务机制、提升老年人精神慰藉关怀、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

此外,在具体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过程中,需要秉持哪些原则?王永梅表示,首先,要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责;其次,要把握老年群体更迭规律,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三,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同步,经济支持和服务保障并举,进一步建设老年友好型的社会;最后,要更加注重养老保障资源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更多关注农村养老问题。

加强专业支撑 推动“养老”变“享老”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居民养老观正逐渐从“养老”向“享老”转变。

“该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被动变主动、物质向精神发展的一个转变。”就其实施路径,谭中和表示,需要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社会层面即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不断完善的“适老化”改造;家庭层面即建设友好型家庭,建设幸福家庭;个人层面即在不断学习中完善积极的老龄观。

彭静认为,从“养老”向“享老”的转变要从政策引领、智慧赋能、专业支撑三个方面发力。此外,老年人还应该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霍晶表示,有尊严、有品质、有乐趣将成为“享老”的趋势,对于商业机构来说,目前服务体系更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为了让服务能够惠及更多民生大众,大家养老希望与政企以及有志于此的团体一起合作,持续探索养老服务支撑体系。

王永梅表示,“从‘养老’向‘享老’转变,是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人们可以自愿、畅通无阻、安全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便捷、高效、可负担地获得需要的服务,安享晚年。”

(责编:王连香、吕骞)

最新报道

    人民网2023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