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企业家·“有为正当时” 

 苗伟代表: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研用融合铺就幸福之路 

人民网记者 王仁宏 赵竹青

2025年03月21日08:30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推出“有为正当时”系列访谈,充分展现民营企业家代表委员履职尽责风采,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持续引发热议。“当前,AI产业正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苗伟在做客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时表示,随着技术的创新突破,AI正在从“工具”变为“引擎”,为企业提升创新性、增强适应性、提高确定性提供助力。

深耕通信领域20余年,苗伟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等话题有着深入思考。

“让技术真正成为普惠的一个工具,需要经济投资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投入。”苗伟谈道,技术创新核心在于将技术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他观察到,AI+正不断推动产业创新、服务升级,如 AI 辅助疾病早筛、个性教学、职业匹配等,让技术得以从理论变为工具,从“书本”进入生活。

“AI时代,技术差异化是企业构建品牌竞争力的关键。”苗伟认为,企业创新要紧紧围绕实际需要,以需为导、以实为向加力核心技术投入,在定制化创新应用中推动实现“服务找人”。

谈及企业出海,苗伟认为,科技与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这对科技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他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文化及技术标准面临较大差异,但也为企业“出海”提供多元化机会。一方面,企业须严格遵守当地规定,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在数据加密、安全存储等方面下足功夫。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本地化运营建设,在对话合作中融入当地市场,增强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出海企业良性竞争方面,他建议,强化出海企业的资质审核和宏观调控,加强企业行为监管,遏制不正当竞争,从源头上减少恶性竞争。行业协会应积极牵头行业巨头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中资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促进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良性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维护“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只有通过全球协作,才能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普及。”苗伟表示,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企业各方需持续对话、加强国际间合作,共同应对技术标准和数据治理挑战,从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走向世界、惠及更多人群。

对话企业家·“有为正当时”系列报道:


张兴海委员:走实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贾少谦代表:消费与创新双轮驱动 共建中国企业出海“航母”

姚劲波代表:以AI重构服务价值链 释放就业新动能

黄敏利委员:构筑湾区人才雁阵 激活香港创新引擎

耿福能代表:“双轨”并行拓路 守正创新铸就中医药未来

周鸿祎委员:以“模”制“模” 筑牢数智安全防线

点击进入栏目专页

(责编:李源、高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