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避猪价风险(三农微观察)--新农村--人民网
人民网

合理规避猪价风险(三农微观察)

朱  隽

2015年08月09日03: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面对市场波动要冷静,选择进入时机要谨慎,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等做法不可取

  

  风口上,猪都飞。虽然并未得见真的有猪在迎风飞舞,但一段时间以来,生猪及猪肉价格却真的再次“起飞”了。

  数据显示,自4月中下旬起,生猪价格一改连续十几个月的颓势,迎来强劲反弹,累计涨幅已超过50%。同期内,猪肉价格也淡季不淡,出现上涨,涨幅接近三成。有报道称,看到生猪价格走强,以及对后市预期乐观,眼下各类养殖主体的补栏积极性有所增加,新添能繁母猪、仔猪的养殖户悄然增多。

  越是市场趋热的时候,越是需要冷静思考。猪价起落已历经多个轮回,每次价格下跌时总是有人哭着离开。可每次价格重回上涨轨道时,又总有人想抢着追进来,即便是那些曾经哭着离开的人。眼下,猪价又到风口,到底该不该放手去追呢?对广大规模较小的养殖户而言,这个问题尤其值得认真考虑。

  应当正视的是,对于小规模养殖户而言,如今养猪的风险不是小了,而是大了。首先是市场风险,人们一直用“涨一年、平一年、跌一年”的“猪周期”来说明猪价的起落,但从这一轮市场波动看,下跌的时段已经远超一年。无法像大型养殖企业那样利用资金优势进行逆周期和全产业链布局,面对时间更长、振幅更大的市场波动,小规模的养殖户有能力全身而退吗?调查显示,京津冀地区近四成的养殖散户倒在了这轮猪价上涨前,并没有等到猪价曙光的到来。其次是养殖风险,一头猪从猪变成猪肉,涉及母猪、仔猪、饲料、疫病、动保、屠宰等多个环节,标准化的养殖主体应该具备养殖品种优良、模式健康、疫病防控能力强等条件,但小规模养殖户常会出现技术及防疫上的不同步,这无疑会加大养殖风险,影响养殖收益。

  养猪的环保压力也在加大。国家对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已提出明确要求,今后不仅养殖区域会受到限制,对养殖基础设施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将越来越严格。要增加进行养殖污染治理的成本,成为小规模养殖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已经进入了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的时代,生猪养殖也不例外。从发展看,规模化、标准化将是未来生猪养殖的主流。此轮市场波动中,一些地方养殖行业的分化也证明了这点。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继续扩张和兼并重组,中等规模养殖企业维持生产,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则多数选择退出。

  规模化养猪并非一定要办千头猪场、万头猪场,也不意味着小户、散户就不能再参与生猪养殖。只不过小户、散户要记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面对市场波动要冷静,选择进入时机要谨慎,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等赌运气式的做法不可取。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加入合作社、跟随龙头企业等生产形式,变粗放养殖为适度规模经营,提升抗御风险的能力,稳定增加收益。

  虽然市场价格波动是常态,但真心希望看到“弱小”的农户通过合作,找到应对的办法。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9日 11 版)
(责编:潘旭海、刘军涛)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精彩新闻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