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股市一如盛夏酷暑,让人昏昏欲睡,没有人能想到,一场轩然大波即将上扬。11点05分31秒,股价延续盘整的中国石化突现大幅异动,股价猛蹿7.78%,接下来的11点05分54秒,工商银行也开始了疯狂的上涨。短短26秒,中国石化和工商银行两大权重龙头先后涨停,上证综指随后暴涨逾5%,这就是震惊资本市场的“乌龙指”事件。 每当人们即将把它遗忘之际,却总有新一轮波澜掀起,杨剑波状告证监会,事件究竟成因何在。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回首审视这一事件,依然值得深省,本次乌龙指事件,必将被历史所铭记。
2013年8月16日,股市一如盛夏酷暑,让人昏昏欲睡。没有人能想到,一场轩然大波即将上演:11点05分31秒,中国石化突现异动,一秒内出现五笔跳价成交,合计49035手!,股价瞬间从4.48元跳升至4.58元,升幅为2.232%。随后一秒,大单不断涌现,股价跳升至4.90元,盘面上股价涨幅为7.78%。中国石化瞬间飙涨“激起市场千层浪”,资金开始涌入其它蓝筹股。11点05分54秒,工商银行一秒内七次跳价成交,至05分56秒,工行股价已跳升至4.35元,两市第一大市值股工商银行触及涨停位,震惊市场。从11点05分31秒到05分56秒的短短26秒里,中国石化和工商银行两大权重龙头先后涨停。随后的三分钟内,上证指数暴涨超过5%。
证监会对“乌龙指事件”的处罚决定如下:该事件被定性为内幕交易,对相关四位相关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并没收光大证券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以5倍罚款,共计5亿2千3百28万。证监会认为,光大证券的巨额交易虽然在客观上引起了市场大幅波动,但是,事件起因是系统技术缺陷,调查没有发现公司及相关人员组织、策划、促使这一事件发生的证据。根据《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中国证监会执法实践,因突发事故导致相关证券、期货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不构成操纵市场。光大证券在8月16日公开披露错单前,转化卖出ETF、卖空股指期货共获利7414万元,披露后,继续卖空避险、获利1307万元,获利共计8721万元。
就在乌龙指事件快要被外界淡忘之际,作为当事人之一、时任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总经理的杨剑波在2014年2月份表示,将状告证监会。据杨剑波回忆,乌龙指事发当天中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监局派员到光大证券调查,杨剑波向现场的监管者汇报了当日11时发生的情况,并且提出当天下午开市将进行对冲交易,但监管者未加阻止。而在被证监会认定的内幕交易时段,中金所一直与指挥对冲交易的杨剑波保持着密切的电话联系,对冲交易在热线状态之下完成。杨剑波认为自己没有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主观故意,只是遵循风险中性的策略投资业务原理、纪律进行了止损操作。因此不服证监会关于内幕交易的判罚,决定起诉证监会。
光大证券称,其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核查中发现,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重复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证监会认定本次事件为内幕交易,然而据媒体报道,乌龙指事发当天中午,上交所、上海证监局派员到光大证券调查,杨剑波向现场的监管者汇报了当日11时发生的情况,以及当天下午开市将进行对冲交易,但后者未加阻止。通讯记录显示,在被证监会认定的内幕交易时段,中金所一直与指挥对冲交易的杨剑波保持着密切的电话联系,对冲交易在热线状态之下完成。
乌龙指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无疑仍然是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那么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应该得到何种启示?第一,投资者应当理性对待暴涨暴跌的股指变动,不应当轻意参与证券市场股票的追涨杀跌。第二,投资者还应当看到创新中的证券市场,尤其是证券经营机构,都会存在意想不到的创新风险。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只要有创新,就会有风险。第三,投资者可以运用的避险手段的缺失,需要投资者在参与套利投资时三思而后行。第四,投资者利益保护任重而道远。目前,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均在制订当中,现有的保护措施分布在各种规章中,不够系统和全面,作为投资者,尽管管理层对于证券经营机构等有一定的合规监管要求,且成立了相应的部门及人员,但还没有涵盖到对于投资者的合规保护的层面。可以说,目前投资者教育的任务非常艰巨。
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一名经纪人在交易时出现重大操作失误。当天上午开盘后不久。瑞穗证券公司一名经纪人接到一位客户的委托,要求以61万日元(约合4.19万人民币)的价格卖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然而,这名交易员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把指令输成了以每股1 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错误指令发出后,J-Com公司的股票价格便快速下跌。等到瑞穗证券公司意识到这一错误,55万股股票的交易手续已经完成。为了挽回错误,瑞穗发出了大规模买入的指令,这又带动J-Com股票出现快速上升,到8日收盘时已经涨到了77.2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3万元)。回购股票的行动使瑞穗蒙受了至少270亿日元(约合18.5亿人民币)的损失。